![]()
撰文 | 小魔
现在许多汽车都配备驾驶辅助系统,虽然有些厂家的车已经能达到L2级高级辅助驾驶的水平,但离我们真正意义上的L4、L5级自动驾驶还有很大距离。而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的命名方式却让许多对汽车不太了解的消费者误以为他们已经开上了能真正自动驾驶的汽车,这无疑增加了驾驶时的安全风险。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最近研究发现,许多人并不太了解自己汽车上配备的驾驶辅助系统,他们会被这些辅助系统的命名所误导,尤其是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会让它的使用者误以为其功能比实际表现更强大。
TIPS: 关于自动驾驶的5个自动化级别
L0 | 人类司机进行完全驾驶。 |
L1 | 可以帮助驾驶员完成驾驶任务的一部分。适用于现在可购买的车辆。 |
L2 | 可以帮助驾驶员完成驾驶任务的多个部分,但驾驶员必须持续监控驾驶环境并主动参与。适用于现在可购买的车辆。 |
L3 | 可在没有驾驶员参与的情况下执行所有驾驶任务,并监视驾驶环境,但是人工驾驶员必须随时准备干预,以响应系统故障或来自系统的接管请求。现今量产车未配备。 |
L4 | 可以在不需要驾驶员的情况下完成整个驾驶任务,但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限速40km/h)或特定的地点(如市中心)进行。现今量产车未配备。 |
L5 | 可以在所有条件下无需驾驶员即可执行整个驾驶任务。现今量产车未配备。 |
IIHS担心当今车辆上配备的一些驾驶辅助技术的命名方式容易误导司机们,让他们以为自己的车具备L4或L5级水平的自动驾驶功能。于是他们展开研究,并访问了大约2000名司机,让这些人回答在使用车辆的驾驶辅助功能时,认为可以进行哪些不安全的驾驶行为。IIHS没给出品牌,也没告知相关技术细节,以及它们实际能应用的道路环境,只列出了市面上几款主流L2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名称,以此来让大家选择。
![]()
![]()
这些系统包括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奥迪与讴歌的Traffic Jam Assist(交通拥堵辅助系统)、凯迪拉克的Super Cruise(超级巡航系统)、宝马的Driving Assistant Plus(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日产的ProPilot Assist(ProPilot辅助系统)。结果显示,人们对特斯拉自动驾驶辅助的误解,远比市场上任何其他驾驶辅助系统都要严重,结果的图表如下所示:
![]()
![]()
48%的受访者认为在使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时把手从方向盘上拿开是可以的,采用其他命名的系统最多则只有33%的人会有同样的想法。有趣的是,只有27%的受访者认为使用凯迪拉克的超级巡航系统时可以把手从方向盘上拿开,而实际上,当前其实只有这个系统允许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因为它依赖于驾驶员的视觉跟踪,驾驶员如果没有看向前方就会发出警告。
除了手离方向盘,在使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时,34%的人认为打电话、16%的人认为发短信、8%的人认为看视频这些事都是没问题的,甚至还有6%的人认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小睡是安全的。不过相对来讲,其他厂商的系统方面,认为能进行以上活动的参与者明显要比特斯拉少了许多。
![]()
当然除了当前的驾驶辅助系统容易被误解外,这些系统与驾驶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很值得注意。为此,IIHS进行了更深入研究,了解人们是如何解读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仪表数据的。在这项调查中,他们让80名参与者观看了使用Drive Pilot系统的2017款奔驰E级的视频内容,然后询问这些观看者从其驾驶辅助系统中得到的讯息。
![]()
然而这项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人对仪表中显示图像及符号的基本含义有所了解,但对系统如何工作,何时工作等一些重要信息并不了解。比如大多数人就很难理解当驾驶辅助没有探测到前方车辆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这主要是因系统超出其探测范围所导致。此外,许多人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车道保持功能是开启状态。IIHS建议,厂商可以设置更明显的视觉信号和报警声提示,来帮助驾驶者提高对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的理解。
![]()
很显然,在自动驾驶真正接管我们的车辆之前,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提升驾驶安全的必要手段其实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厂家在为消费者普及这些系统应用时,应该更加浅显易懂,最基本也要做到让人们知道何时、何地使用。厂家也不应该只为商业利益而愚弄消费者,毕竟人命关天,不能让单纯的消费者误以为有了这些L1、L2级的驾驶辅助,就真能在车上轻松自在,反倒让原本保护驾驶安全的辅助系统成了车祸的诱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