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以及85后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军,不少在之前被认定为“小众车型”的产品,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明锐旅行版上市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当前不少品牌也将旅行车带到了国内。众所周知,旅行车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国民车”,但其在中国市场中表现却始终不温不火。此前,上汽斯柯达明锐旅行版上市,新车搭载1.2T/1.4T发动机,售价区间为12.49-17.49万元。
按照斯柯达“非官方”的说法,之所以现在将明锐旅行版引入国内,有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当今中国城镇国民消费水平与当初旅行车市场在欧洲爆发时是一样的。
那么今天,我们暂且不参考国民消费水平,单看旅行车在国内的前景,一起来聊聊明锐旅行版到底能不能打开中国旅行车市场的“春天”。
旅行车原何风靡欧洲?
首先来说说旅行车市场在欧洲是如何兴起的?
![timg (1).jpg]()
▲旅行车在欧洲街头司空见惯
在欧洲,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人们有很多时间进行闲暇的旅游,尤其是自驾游出行比较多。因此,他们需要一款空间大的车型。
SUV车型空间很大,可是欧洲很多路面很狭窄,尺寸较大的SUV在那里行驶很不方便,并且相比轿车,SUV的操控性能很差。
MPV车型的车内空间也很大,可是很多家庭都有两台或以上的代步车,装载人数较多的MPV就显得比较浪费了。
![timg (2).jpg]()
因此拥有更加接近轿车操控感,拥有毫不逊色于SUV的空间,以及MPV所缺乏的生活情趣的旅行车在欧洲很快的流行起来,而且在现在还是经久不衰。
据悉,斯柯达明锐旅行版源自海外版明锐COMBI车型,而明锐旅行车始于1961年,至今历经三代车型更迭。在欧洲同级别细分市场中,明锐旅行车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部分国家甚至拥有接近40%的市场占有率,当属名副其实的畅销旅行车。
为何在国内沦为小众?
而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本身起步就比欧美晚一些。
![timg (3).jpg]()
▲上海大众此前曾引入桑塔纳旅行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汽车厂商引入旅行车到中国销售,从早期非常经典的上海大众桑塔纳旅行车,再到后来的马自达6 wagon、凯越旅行车等,虽说知名度很高,但保有量并不多,究其原因,首先或与中国人的“三厢情结”有关。
![timg (4).jpg]()
▲SUV成为中国市场红海
其次,在中国汽车市场真正爆发之后,SUV车型的出现,让国内消费者感到:这才是中国的“国民车”。数据显示,尽管近两年中国车市销量增速放缓,但SUV仍然成为了大盘的支柱,去年SUV累计增速达43.0%,累计份额37.9%,同比增长6.1%。或许正是由于SUV市场的爆发,让众多车企放弃了引入旅行车的计划。
![timg (5).jpg]()
▲国内交通网络日益发达
另一方面,之所以SUV会兴起,也是由于早年间中国的路况相对比较复杂,SUV的通过性要比轿车和旅行车都要好,不过随着国内公路网络越来越发达,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大改善。
旅行车市场也受限于“价格”?
![800x0_1_q87_autohomecar__wKgH1Vhcd0WAOwpZAAae947HGFU787.jpg]()
▲进口旅行车价格不菲
除了以上因素,近几年也有性能和品质比较不错的旅行车来到国内,像大众蔚揽、高尔夫旅行版、奥迪A6 Avant等,但多为进口版本,价格较高,动辄三四十万的售价,本身就与其“代步工具”的定位不太相符。
![微信截图_20170824163449.jpg]()
▲欧洲旅行车价格与普通版相近
反观欧洲市场,旅行车的价格与普通三厢车基本无异,甚至有的车型还要更便宜。
那么就中国市场目前来看,如果价格窗口打开,能否为这个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timg (6).jpg]()
去年,一汽-大众推出了全新的跨界旅行车蔚领,该车售价区间与同级别A级车基本相同。销量上,蔚领上市8个月累计销量达到3.2万辆,单月销量最高曾达6427辆。尽管还不能与同级别热门车型相提并论,但在旅行车中算得上“爆款”了。
而此前上市的斯柯达明锐旅行版,12.49-17.49万的价格与三厢版明锐相比只贵了5000元左右,相比同级别SUV,就更厚道了。
或许,中国人未必不喜欢旅行车。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断丰富,“平价”旅行车产品以及多功能车型在未来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至于明锐旅行版是不是这股“春风”,还是让市场给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