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是一篇通过车型对比,介绍如何选购中小型SUV的导购文章。
全篇文章都围绕着中小型SUV的外观、配置、空间、动力进行对比,不谈轿车、不谈情怀,不谈其他尺寸SUV……

背景
已持续了六七年的SUV热,大有继续燃烧的势头。


而火爆的中小型SUV市场,也由合资品牌(昂科拉、创酷)一统天下的时代,正式进入三国杀。
中小型SUV的三国杀,并非指某三款车型的市场搏杀,而是三个系别产品的搏杀:中国、日韩、美国。
2016年第一季度中小型SUV销量显示。销量10强中,自主品牌占了7席,日本品牌占了两席,韩国品牌仅占1席。
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似乎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综合价格、品牌、销量、上市时间等因素,我们选了4款车型进行对比类推。他们分别是瑞风S2、本田XRV、现代IX25、比亚迪元。通过对比,总结出选择中小型SUV的经验。
空间:轴距短于2.5米得考虑
空间、空间、空间,重要事情说三遍。对于中小型SUV而言,空间无疑是很多人买车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个级别的SUV,轴距一般在2550左右,厂家车内布局功力不足,就很容易导致第二排乘坐出现顶腿的情况。
以上的4台车,XRV数据最大,表现也最理想,腿部空间超过两拳。而现代IX25、比亚迪元紧随其后,后排乘坐空间基本满足要求,也能保证腿部空间有一拳以上,如瑞风S2,就显得有点挤了。

结合4台车的数据不难发现,轴距短于2.5米,长度小于4.2米的SUV,后排空间就需要认真体验对比了。除非你们家的后排,几乎不会坐超过180的成年人。而同样的尺寸下,日系车空间表现最好,自主品牌中,大厂车的空间表现也要稍好一点。
动力:不求爆发求稳定输出
这个级别的SUV,虽然车身小,但匹配的动力总成也算是五花八门,从1.0T的翼博,到1.8L的XRV,再到混合动力的元。当然,主流配置、主流销量的车型中,排量大多数在1.5L左右,享受国家购置税优惠,最大功率大多数在90千瓦左右。
结合1200千克的车重,90千瓦的发动机的功率推重比约为75(千瓦/吨)。这个数据只能说。
相信在这种级别的车型中,没有几个人开着出去飙车吧。起步灵活,油耗不高,应该才是这个级别SUV该有的动力需求。
重点对比的4款车型中,均带双离合或者CVT,但在具体表现上,XRV、IX25、元的动力输出平顺性上有优势。
当然,纵观这个级别的产品,配备自动挡后价格仍然偏高,而且部分自主车型的自动挡版本表现也不够理想,手动挡仍是主力的购买车型。

谈到动力,不得不另外说说元。

混合动力版的元,起步售价为20.98万(不贴钱),匹配542标准,百公里加速将达到惊人4.9秒。实在是不敢想象,前后都是215胎宽,重心偏高的混合动力元,一脚地板油门下去是一种什么体验?
内饰配置:合资、国产各有优势
之所以把内饰、配置合在一起说,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在看车时,坐进车内,除了会对比配置外,还会观察各塑料件,衔接处的做工。




近几年来,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品牌的进步。
在内饰方面,比亚迪元、S2在内饰材料上都采用了双色设计,在部分位置的材料使用上,更舍得下成本,更豪华。而XRV、IX25则并没有采用什么高级的材料,强调简约的线条。整体效果方面,S2无疑处于明显下风,元和IX25基础处于同一水平,XRV则稍稍好那么一点点。
将元与XRV这两款代表再进行对比。
中控台材料上,元在多个位置都采用了搪塑工艺,这种工艺在这个级别的产品中算是比较少见的。XRV的则突出科技感,简约的线条,磨砂仿皮的硬塑料材质。
在配置方面,如无匙启动、无匙进入,皮座椅、中控大屏幕、GPS导航、电动后视镜折叠等享受型配置,也更容易在元上获得。
以小见大,两者在内饰、配置上设计思路,更代表着自主车、合资车在内饰设计上的差异化。
总结:小而个性的中等价位产品更值推荐
综合价格的因素不难发现,这个级别的SUV,自主品牌的价格带从6万元到12万元之间,而合资品牌的价格带则从9万元到17万元之间。从某个角度而言,两个系列虽然尺寸一样,但价格并不重合。以合资品牌,已经可以买到更大一号的自主品牌。
总而言之,看预算吃饭。这个级别的SUV,预算在10万元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比同级别的轿车溢价1万左右。高出10万元太多,就没有必要选择这个级别的产品了。当然,你特别喜欢某款车,就另当别论。
这个价格幅度内,首选大尺寸、再综合考虑外形与动力,最后看看车子的口碑,也就差不多了,如比亚迪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