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于车辆的需求不仅仅是代步了,
动力、安全、面子、舒适······
等等一系列的附加价值
被赋予在一辆车的身上,
而舒适性往往是最多人关心的。
![]()
厂商为了迎合大众对于舒适性的要求,
座椅通风加热、电调座椅、分区空调
众多舒适性配置不断的推出,
但汽车上这根安全带,
竟然还像200年前设计之初那样,
怎么用怎么觉得难受!
![]()
这么小小一根安全带,
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
厂商就真的没能力让它变得舒服一点么?
![]()
首先来说,安全带在设计之初,
就压根和舒适没有一点关系,
安全性才是它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至于舒适性嘛,
只是在保证了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将舒适性提升到最大。
![]()
先从安全带的材料说起,
国家标准规定:抗拉强度要超过2万牛,
而2万牛是个什么概念呢?
可以粗略理解为用安全带
可以将2000公斤的物体吊起。
![]()
(注:此图中为安全带的错误系法)
这么大的抗拉强度,
并且还要经过耐高低温、耐湿、耐磨性试验,
普通材料根本是无法承受的。
经过无数次探索后,
现在安全带采用涤纶高强丝与尼龙高强丝,
并且在其表面涂有强化涂料和防水涂料,
以此来保证可靠性。
![]()
种种的标准也就制约了安全带材料的选择范围,
织物材料要保证如此大的抗拉强度,
密度必定会增加,
正是因为它如此可靠,
所以安全带这么硬,是有根本原因的。
![]()
既然安全带的材料无法改变,
那从安全带的使用上来说,
能不能设计得舒服一点呢?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
工程师们早就设计出了半自动安全带了。
例如福特天霸车型,
在传统安全带肩部固定的位置,
设计出了一个滑轨,从B柱经过车门至A柱,
在进入车内关上门后,
安全带就会从A柱滑动至B柱,
最终落到传统安全带所在的位置。
![]()
但这也仅仅是胸部安全带,
腰部安全带还是要像飞机安全带一样手动系好。
虽然这个功能看似高级,
但还是要手动把另外一根安全带系上,
不过倒是解决了开车不系安全带的恶习。
![]()
还有一些人觉得安全带不舒服,
是因为在系上安全带后,
安全带对身体的束缚力度过大,
导致肩膀部位被勒得不舒服。
![]()
而我国在2013年时,
设计出了一款无压迫感的安全带,
虽然看似与普通安全带没有差别,
但在系上后,安全带并不会紧绷在身体上,
而是松垮得搭在身上。
![]()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
安全带会瞬间收紧,
从而起到束缚车上人员的作用。
但碰撞往往都在一瞬间完成,
安全带的收缩速度能否快过撞击速度,
是此项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并且若是安全带在收缩过程中遇到阻碍,
那就和没系安全带没什么区别,
所以此项技术在公布后也不了了之,
并没有实际安装在量产车上。
![]()
安全带的束缚力度,
会直接导致舒适性和安全性,
束缚力度过大会造成胸部挤压产生不适,
过小会导致碰撞后乘客位移较大,
从而缺乏保护性,
并且过小的回收力
还会导致安全带脱下后回收不畅。
![]()
预紧卡扣的出现,
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日常行车时安全带以一个相对小的力束缚着你,
让你觉得束缚感不是这么强,
但在发生碰撞初期时,
预紧装置迅速将安全带收紧,
将你牢牢固定在座位上。
![]()
不但解决了安全带的束缚力的问题,
还将安全带对人产生作用力的时间提前,
所以根据动量定理来看,
预紧装置将初段的受力提升,
这也就使得峰值作用力减小,
可以说一举两得。
![]()
尽管工程师已经尽力将安全带做得越来越舒服,
但还是有部分人嫌弃安全带,
与其买车的时候追求多几个气囊,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把安全带系上。
![]()
毕竟所有的气囊,
都是在有安全带束缚的前提下,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行车安全这件事上,
稍微难受一点地开车,
和舒舒服服的出车祸,
到底孰轻孰重呢?
拓展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车企到底有多无耻,
以及如何躲避车企和4S店的坑,
后台发送:“避坑指南”
看看范儿给你的建议和参考。
车有范儿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范儿精选
评车
雷克萨斯UX | 大众速腾 | 本田雅阁 | 丰田亚洲龙
侃车
美国人为啥不爱豪车 | 谁在往中国卖二流车
女人为啥都爱奔驰G | 各省人民都爱买啥车
中国为啥造不出来特斯拉 | 懂车人为啥推荐雷克萨斯
揭秘
乙醇汽油伤车吗 | 2018投诉率排行
♥ 点个 在看 鼓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