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刚刚尘埃落定,近日涉事4S店的渭南分公司,又因为车辆漏油导致车主维权而再次登上热搜榜。相比上一次,此次4S店的处理方式却大有不同。
![]()
今年3月份,车主王先生在西安利之星分公司渭南奔驰4S店,以4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奔驰E300L轿车。可没想到车辆刚开了3个月,行驶7000多公里,就出现了故障。据王先生口述,车辆在高速上正常行驶时,右前方突然一声异响,然后随即产生了抖动。开始以为是轮胎爆胎,但是下车检查发现轮胎并无异常。下了高速后抖动更加明显,才发现右前轮的减震器位置全都是油。
![]()
王先生与4S店销售联系以后,销售承诺免费把车拖到西安总公司检查维修,但王先生认为车子应该在自己眼前检修,这样可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车主表示,后来双方的协商结果是从西安找人过来渭南检修,但是约定的检修时间王先生却被晾在一边,从早上一直到下午4S店都没有人出面解决问题。
怒不可遏的王先生决定用自己主播的身份在网上直播车辆漏油事件,4S店得知后立马过来请王先生关掉直播,并承诺在修好车后给予车主一些补偿,但车主没有采纳。直到当天傍晚,4S店建议说不通过总部,以私人的方式原价回购车辆。
![]()
与此同时,4S店要求王先生签署一份《和解及保密协议》,其大致内容是王先生放弃所有对此事件及车辆的诉求、4S店签署这份协议并非承认责任或过错、王先生要对此事严格保密且签署协议完全处于自愿,一旦违约要支付40万的违约金。王先生还说道:在和4S店的沟通的过程中,4S店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讨好”他,希望他能在协议上签字,而且最后回购的价格提升到了50.5万元。
![]()
对于这样的行为4S店解释:由于渭南这里只有销售展厅没有售后,但是车辆的问题肯定要通过售后检测才能判定结果。之前有和车主沟通把车辆运至西安售后检修,但是车主不同意。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才决定回购车辆。
涉事奔驰E级早在召回名单里?
![]()
缸哥翻查资料发现,今年5月27日,国家质监局发布了关于北京奔驰E级、C级部分车型的召回通知。其中明确指出2016年2月25日至2019年3月13日生产的部分国产E级两驱汽车,由于前减震器存在缺陷需要召回。车主提车时间是在今年的3月份,因此王先生所购买的车辆有很大概率是在召回范围以内。综合以上信息,不禁让人产生了疑问。
其一,召回通知的发布时间是今年的5月27日,但是正式召回时间却是2019年10月25日,中间间隔了足足5个月的时间。奔驰明明知道产品存在缺陷,而且有可能会给车内人员带来安全风险,为什么不立即召回呢?假如这段时间内相关车主因此发生事故或意外,责任如何划分呢?
![]()
其二, 4S店之前承诺的售后检测人员为什么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而且王先生的车辆故障是右前减震器漏油,既然奔驰官方和国家质监局都已经发布了召回通知,如果王先生的车辆真的是在召回范围以内,那4S店为什么不能直接和车主沟通相关召回事宜呢?
![]()
其三,如果说此前的女车主维权事件给4S店留下了“心理阴影”,不应该把服务做的更好吗?如今采取回购车辆这样逃避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还“诱逼”车主签下协议,这不就是换种方式给车主封口费吗?岂不更是授人以把柄?
事件发生以后,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
有的网友认为此次事件中,4S店比起上次的不作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是积极在处理问题。
也有网友觉得,奔驰E级的减震器断裂已经是通病了,直接责任方应该是奔驰厂家,而不应该让经销商背锅。
在部分人看来,奔驰品牌让西安利之星“坑惨了”,好好解决问题什么事都没有,非要签个保密协议,此地无银三百两。
还有少数网友打趣道:车主就是太轴,拿着这50万退款去买宝马它不香?
保密协议等于封口费?
关于4S店让车主签署保密协议这一行为,有律师说道:
4S店不能以合同的方式给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同时,又限制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例如签了合同就不能起诉,显然是不可以的。此外,保密的40万元违约金已经跟涉事的车辆差不多价格了,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
![]()
另外车辆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出厂就不合格,还是说4S店知道有问题还卖给消费者?倘若是后者,那么4S店存在欺诈销售行为,消费者是可以要求3被赔偿的。如果签了保密协议对这个事件不能发声的话,很有可能会使得其他车主甚至社会公里利益遭受损害。
截止6月16日的下午,车主王先生和经销商仍在沟通协商中,且尚未达成一致,当地工商部门也介入了此事,正展开实地调查。事件的后续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一场5万元的代驾罗生门:大修6缸发动机谁之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