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乘用车市场在2019年5月的销量成绩已经出炉,大量的“负号”无一不在说明着车市寒冬并没有退去,车市销量情况依然难以让人乐观。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汽车销量跌跌不休的同时,“史上最严”的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在即,这让车企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
所谓的国六排放标准,就是指2016年底,相关部门出台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排放要求。不论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均采用同一标准。国六标准的CO、THC、NMHC、NOX、PM等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别提升了50%、50%、49%、42%、33%,甚至要高于欧六标准。
![]()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国六排放标准全国全面实施时间设定在2020年7月,但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市明确表示将提前至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
一旦“国六”开始执行,车企出厂销售的车辆,必须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将被禁止销售、注册和转入。这对于那些尚未做足准备功课的车企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
按理说,一个新的排放标准并不会对车市产生太大的影响,以前不同排放切换的时候也没有引起较大动荡,不过这次比较特别的是全国多个城市的“国六”政策的提前实施。要知道之前“国三”切换到“国四”用了6年时间,“国四”过渡到“国五”时也有4年的缓冲时间,而从“国五”标准出台到“国六”提前实施,这期间仅仅只有两年的时间,这打的车企一个措手不及。
![]()
虽说国六排放标准的日程安排是早已确定的,但由于目前中国车市正遭遇“寒流”侵袭,不仅销量下跌,库存也达到三年来最高预警指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2019年5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显示,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环比下降7%,同比上升0.3%,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17个月超越了50%的警戒线。
![]()
自从去年车市出现低迷后,不管是车企还是相关部门都想方设法去刺激汽车市场的消费,但都没太明显的效果。目前面临的不仅是终端销售“一潭死水”,还有“国五”库存急需消化等严峻问题。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不完全统计,全国经销商库存量已经超过300万辆,让本来不给力的车市又迎来一轮震荡期。
![]()
为此,也有相关协会站出来替经销商喊话:希望相关部门再给经销商一些过渡期,以消化现有“国五”库存。如果过渡期后还未能消化应由车企进行回购处理,以减轻经销商压力。不过,如果要回购这么大数量的国五库存车,车企也有些力不从心。不管如何,目前的困境,需要车企和经销商团结一致,共同解决。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实施的临近,留给车企和经销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有些眼光长远的车企已经积极布局应对,但也有很多车企对其却有些无动于衷,仍然在继续生产国五车。原因无外乎是受制于技术和汽车本身复杂结构的影响,想要调整一款车型的排放标准绝非易事。要对车辆发动机技术、排放标准等多项技术的调整,要求车企拥有雄厚技术储备。
![]()
除此之外,国六标准的高要求也将增加车辆排放的生产成本。如果想达到“国六”标准,车辆尾气处理升级内容包括增加催化转化器中催化剂(常为贵金属)用量、优化引擎燃烧室构造、调整燃料喷射方式和喷油量、扩大活性炭罐容积、增强燃油系统密封性、调整ECU电控单元和强化OBD系统等。据该领域的专家表示,单单技术升级,国六车型单车成本需要增加1000元左右。这对于当前利润不断下滑的汽车品牌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
放眼如今在售的“国六”车型,技术和资金雄厚的合资品牌占据大多数。而对于自主品牌,尤其没有外资品牌技术支持的车企来说,要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比较难。在技术和经验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承受的升级成本远高于合资品牌,随之带来的坏处就是性价比会失去优势,这对于本来销量已经出现颓势的自主品牌更是雪上加霜。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确实给车企带来了不少难题,尤其是在中国车市已经出现11连跌的背景下,库存超预警的经销商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国六排放标准的到来,无论是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对整个人类出行环境来说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所以,希望车企能早日克服“短痛”,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符合要求的好车。
点击进入小程序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 戳“阅读原文”↓↓↓↓ 加入【爱买车/My车轱辘车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