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车也是越来越多,而堵车貌似成为车主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经常抱怨的对象,其实造成堵车的因素除了车流大、早晚高峰外,还有那些“反人类”的道路设计。今天车威就来盘点开车遇到的“反人类”马路,你有没有碰到过呢?
1、复杂的高架桥
高架路以及立交桥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车辆减少停车等候的时间从而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普通的立交桥确实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但是也有一些立交桥设计的太繁琐、复杂,让人摸不到头脑,对于不熟悉当地路况的司机无疑是噩梦,一旦走错一个岔口,就要再多开几公里的,还有一些甚至还能让人开上去就转不下来。
2、路面补丁
路上有了损坏后怎么办?如果只是一小块,那就补补吧。不管水泥路面还是柏油沥青,都会用沥青做一下修补。如果遇到技术好的施工队,路面还能看起来平整一些,走过去也没有什么感觉。要是他们只讲究速度不讲究技术的话,那补丁就有可能凸起来,修完了基本上和没修一样。普通公路还好说,快速路就会异常颠簸,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躲避,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3、环岛出入口在一起
上海-外环蕰川路立交桥下的环岛,一共就四个开口,每个开口同时承担出入口。进去的车流和出去的车流都不可避免的交叉,而且没有任何缓冲路段。也许设计师当初想法很简单,只要汇集到一起就行了。
4、抓狂的井盖
国内城市道路上的井盖特别多,几乎到了五步一井十步一盖的地步,普通的井盖并不会给我们日常行车带来什么困扰,但也有一些会让人抓狂。比如下图这个,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在施工时动过这些井盖,施工完毕后这些井盖并没有恢复原样。很多车辆经过此地时,驾驶员都会选择避让,而每次避让由于车身突然变道,容易发生事故。还有就是在快速路上连续好几个井盖,无论井盖多么平整,走过去都要颠簸一下,增加了行车危险。
5、分岔口汇集到一处
早期的道路设计非常简单,分岔口往往汇集到了一处。例如上海的南北高架的汶水路处,转中环-军工路出口、转中环-虹桥出口、共和新路上匝道、共和新路下匝道,这几个口都汇集到了一处。五个方向的车流来回交织,哪怕是空闲时间这段也是非常拥堵的。
6、自建减速带
这个没啥好说的,减速带是为了让车辆强行减速通过的。不过减速带设计上没有标准,高度不一,形状也不一样,也没有颜色提醒。有些比较高,加上有的车主过减速带没有减速的习惯,就很容易中招了,能让你体验飞的感觉!还有一些连续的减速带我也无力吐槽了,3个或者5个,分分钟毁车的节奏!
7、让人无语的标线
碰到这种标线也真是无语了,这真是个艺术品,路政叔叔,你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安全的经过这个路段吗?
道路设计很多并没有考虑到如何面对未来的车流状况,到如今显得“过时”了,你开车时还遇到过什么“反人类”马路,不妨向大家吐吐苦水~
即日起AM汽车经理人正式更名为车威,诚意制作有趣有料的汽车专业内容。感谢大家继续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