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昨天发布: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6日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
如果该政策真的实行,也就是说,政策再度向新能源车倾斜,而且是彻底的倾斜。
先有对新能源车企进行盲目的补贴,催生出一大批“不知所谓”的新能源车企。几年过后,补贴终于渐催理性,不断收窄范围,但这个时候,工厂也建好了,车已经造出来了,但又没有人买,怎么办?政府再度出手。
相对于购车补贴,“不限购、不限行”的政策来的更狠,很多人买车,根本不稀罕那几万块的补贴,但再有钱、买再漂亮的车,也敌不过限行、限购。加上“国六”等等严厉的政策对燃油车的威迫,一定会有不少意向购车者甚至是被限行的车主转投新能源车的环抱。可以断定,如果政策成功实施,新能源车的销量一定会飙升,换个角度说,只要政府想推进的事情,有可能不成功吗?
我们都知道一般购买“特斯拉”的车主都会有两台以上的车,因为以现阶段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及充电时间,跑长途都是不现实的,内燃机汽车没油的找个服务区加油,随加随走,加油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5分钟,但新能源汽车,一充上电基本上没几个小时哪儿都别想去。
虽然现阶段很多“高新技术公司”声称已经发明出了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快充”技术,但这仅仅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安全更是难以保障。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过“充电宝”的童鞋都知道手机充久了电池的耐用性会飞速衰减,而大多数充电宝还不能保证10分钟充满,我们可以想象10分钟充够可以跑如此之长的路程的巨额功率,对于电池是一种怎样的“高潮”?不说一个星期换一次电池,我们一个月换一次电池都很麻烦。对于现在许多10000公里都懒得去做一次保养的车主,一个月换一次电池,估计得疯。
先说宏观的,新能源车普及意味着现在的汽油产业全盘“垮台”,就现在情况来看,“充电”这种事情已经具备高度的“智能化”,交易也是可以通过虚拟交易(也就是扫二维码)完成,从此收银员可以下岗了,充电本身也是非常简单,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和难闻的味道,车主自己完全可以完成,有一个每天负责检修设备的人员就基本上能完成一个甚至好几个小型充电站的运作。
关于汽油产业一条龙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负责技术维护的工作人员,本着“隔行如隔山”的精神,全部回家歇着了。这样一来确实为社会添置了不少“闲置人员”。同时又会爆发出新能源技术维护人员的就业缺口,搞得各种“招人难”和“就业难”,说白了就是折腾。
解读这个词其实非常简单,互联网汽车其实就是做互联网的一帮暴发户造的汽车,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敢这样“造”?我们回头看看现在的汽车,最能吸引莫过于各个车企的发动机“秘术”。而现在发动机全线“退休”,各大车企一夜回到“解放前”,各位“爸爸”们见状,纷纷表示此时不入更待何时?
于是汽车产业开始各种鱼龙混杂、群雄交战、诸侯割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者比比皆是,消费者表示这个双十一第二辆车半价哟!在这种节奏下,能造出来的汽车只可能是“快餐”,抢市场成了“第一生产力”,那么产品方面“每况愈下”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汽车,算是什么?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