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博登湖老爷车拉力赛,我再次跟随斯柯达车队参赛。我们一路穿越雪山,行径瑞士、德国、奥地利三国,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参观了ZF,道尼尔等顶尖工业企业。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白话汽车》。
点击视频,感受博登湖老爷车拉力赛↓↓↓
时隔一年,我再次来到了博登湖老爷车拉力赛现场,今年依旧是跟随斯柯达车队出征。这次比赛的车型除了去年的Trekka外,今年还迎来了三位新朋友。
![]()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这辆车,Rapid的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也就是今天昕锐的名字。但1988年的Rapid长什么样,知道的朋友一定不多。
![]()
这次体验的这辆是1988年的Rapid 135,认识他的朋友不多,如果仅看前脸,只能从车标处看出这是一辆斯柯达的车。Rapid 135仅在1987-1990年生产了三年,只生产了1270多辆。
![]()
当然,这辆Rapid 135和今天的昕锐仅仅是名字相同。它采用了后置后驱的结构,配合两门车的设计,仿佛一辆阳春版的东欧911.
![]()
Rapid 135“后备箱”的设计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修长的前机盖下是一个从侧面先看的行李箱,储物空间极大,如果拿掉前盖,宛若一辆车斗在前面的皮卡。
![]()
与我们印象中的东欧车设计不同的是,Rapid 135融入了流线型的元素,后机舱盖的“小鸭尾”设计让它颇具Coupe车型的神韵,整车也看起来灵巧了许多。
![]()
这辆车的内饰造型和我们印象中的80、90年代欧洲车相似,虽然造型元素看起来非常硬核,但是仪表台和门板大量采用了发泡塑料的软材质,让人摸起来友好度倍增。
![]()
除了硬核而友好的内饰材料,斯柯达的配置也是体现出了它的心思。在成本较高的电动天窗和没有天窗之间,Rapid 135提供了一个手动旋拧的经济适用版天窗,让当时的人们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去享受天窗的配置。
![]()
Rapid 135虽然只有58马力,但是在连续的爬坡赛段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开到赛事尾声,甚至找到了一些mini版911的乐趣。
![]()
此行的另外一辆座驾是这辆1960年的Octavia,和之前介绍的Rapid 135相似,同样是名字看起来眼熟,样子却截然不同。Octavia的名字就是我们熟悉的明锐,Octavia这个名字从1959年正是亮相,到今天刚好60周年。
![]()
Octavia的造型设计是60年代斯柯达车型的标准家族式前脸,与之前的440,弗雷西亚车型相似。
![]()
Octavia的内饰设计配色非常奢华,象牙白色与红色相间的内饰涂装,相机了我们印象中60年代老电影里的画面。
![]()
方向盘没有那些让人看不懂的多功能按键,前方的仪表除了速度、水温、油量再无其他功能。金属的镀铬圈的装饰让仪表看起来非常典雅,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倍感受用。
![]()
Octavia虽然美妙,但此行我最期待的一辆车非这辆1939年的Superb 3000 OHV莫属。
![]()
Superb在当时年代不仅是斯柯达的旗舰车型,更是那些总统座驾中的顶尖之选,与劳斯莱斯不相上下。车长超过5.2米,车宽超过1.8米,车身高度达到1.72米,这样的尺寸在今天看来依旧是D级豪华车的身量。
![]()
相比外观,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车的内饰,它的后排空间似乎只为一人服务。宽厚的双人沙发,绒布包裹着车舱内的各个角落,木纹的装饰条勾勒了车窗的轮廓。
![]()
前排与后排座舱用玻璃推窗进行了区隔,隔离墙还制作了一个特别精巧的小把手,精准的控制推窗的开合,做工严丝合缝,当关闭推窗后几乎听不到前舱的声音。
![]()
坐在后排向前看起,这种尊宠感绝非今天的保姆车所能及,这种威严而强大的气场,令人过目不忘,欲罢不能。
![]()
坐在这辆1939年的顶级豪华座驾中,看着古朴的欧洲小镇,此情此景仿佛与当年后排的乘客在思绪上呼应在了一起。
![]()
Rapid、Octavia、Superb这三个名字在今天有了新的归属,他们继续为今天的人们而服务,虽然在车身结构上今日与当年已大不相同,但它们所承载的快乐、舒适、尊享精神依旧在今天的车型上延续。
![]()
尤其在此行驾驶最多的Rapid上,深刻体会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些老欧洲车的质感,非常质朴,但开起来非常舒服,虽然它提供的东西不多,但所有东西都好好用的,这种实在而不简单的造车理念,在今天依旧深得我们喜爱。
感谢大家观看本期《白话汽车》,咱们下周再见!
![]()
《白话汽车》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
![]()
拉力赛场上的传奇,理财车型中的神话——感受三菱EVO 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