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28日,康宁环境科技位于合肥的康宁汽车环保工厂正式投入量产。这座工厂是继上海工厂后,康宁环境科技在中国的第二座工厂。随着国五向国六切换的进程加快,康宁环境科技在排放领域的销量显著增长。
为此,康宁公司与合肥市政府基于在显示领域的成功合作,康宁环境科技在中国的第二座工厂也以闪电速度落户合肥市。据悉,在合肥市政府的支持下,康宁环境科技的合肥工厂在2017年立项,在经过短短两年时间,一座全新工厂在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拔地而起,这体现了康宁公司与合肥市政府在合作层面的默契程度。
从确定合作,到实现大规模量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康宁环境科技只用了两年时间,足以体现出其高效的办事风格。
![]()
据悉,康宁环境科技合肥工厂的总投资达5亿美元,建设进度规划为一期和二期工程,目前落成的工厂为一期工程,二期正在建设中。新工厂主要生产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载体和颗粒过滤器,生产初期的产品线主要围绕康宁汽油颗粒过滤器(GPF)—— Corning® DuraTrap® GC 过滤器展开,这也是汽车厂商在国五切换国六的过程中,急需康宁环境科技这样的二级供应商满足其对过滤器的大规模需求。
排放法规的逐步趋严。从短期来看,它对车厂的产能布局、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储备提出较高要求,正如康宁环境科技亚太区运营总监吴旦所说:“新的排放法规对于准备充分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回报,准备不足的企业则要面临阵痛期。”显然,康宁环境科技属于前者。
最直观的回报,是康宁环境科技未来数年在排放领域将收到规模红利,同时也将稳固康宁环境科技在排放领域的竞争力。国六排放标准于2023年得到全面施行后,几乎所有的汽油车辆都需要安装汽油颗粒过滤器。届时,中国将仅次于欧洲,成为引进汽油发动机排放颗粒过滤器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当两大市场全面实施新的排放标准后,康宁预计其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年销售额将增加约5亿美元。技术的积累,最直接的奖励便是真金白银的回报。
放大500倍的汽油过滤器,在WLTC测试中远低于监管限制
在汽车业务领域,据康宁环境科技中国区总经理白华介绍,其合作伙伴几乎覆盖全球所有的汽车厂商。康宁环境科技最新的GPF产品已经与全球厂商标致雪铁龙集团和中国本土的长安汽车达成合作,将会为二者的当地工厂批量供应GPF。此外,康宁环境科技还涉足汽车的内饰玻璃和车窗玻璃业务,今年下半年将在合肥工厂量产内饰玻璃。
白华表示,中国是康宁公司全球最最要的市场之一。入华近40年来,康宁公司已在中国市场累计投入40亿美元,成立了18家工厂和办事处,在中国拥有5000名员工。毫无疑问,随着康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参与领域不断延伸,它在中国市场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区域,康宁在中国各个市场都是重要参与者,并且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显著增长。”白华表示。
据介绍,康宁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在未来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投入,主要还是围绕汽车玻璃和排放领域的业务进行展开。尤其是国六的逐步实施,对于康宁在中国扩大规模,是近在眼前的机会。
在排放领域,康宁公司还将注重产品的本地化,例如,康宁公司将会思考如何将三元催化与颗粒过滤技术结合,从而更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167年的茫茫历史中,康宁公司已在显示科技领域、光纤通信领域积累了足够的话语权。在汽车领域,康宁公司显然没有以上二者的统治地位。不过,作为蜂窝陶瓷载体的发明者,在如今全球各国排放法规逐步趋严的背景下,康宁公司有望在汽车领域赢得足够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