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低调务实的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在新能源市场始终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和筹备。
5月24日,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在重庆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绿驰汽车将与长安铃木进行联合制造。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展开合作,并将联合生产一款纯电动汽车。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重要参与者,绿驰汽车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务实。相较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快速规划、快速落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绿驰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打基础、夯实前期体系化布局层面。
按照绿驰汽车的规划,其首款量产车型绿驰M500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启上市销售,这也意味着绿驰汽车即将进入市场运作阶段。而此次牵手长安,或将成为绿驰汽车发展的一个全新起点。
新旧联姻
据了解,本次签约的联合制造工厂为长安铃木2013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二工厂,该工厂被誉为铃木全球体系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厂之一。
籍此,绿驰汽车得以顺利解决新势力造成的首要问题——生产资质。而这,无疑也为M500在四季度的上市做好了铺垫。
一方面是面临市场阵痛需要找到更好拓展点的长安铃木,一方面是思维战略和发展模式创新的新能源车企,此番绿驰汽车与长安的联手可谓是优势互补。
“正在经历产业阵痛的长安铃木,探讨新的合作模式,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双方将不断走向深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长安铃木总经理周波表示。而对于绿驰汽车而言,在解决前期发展方向、技术积淀以及体系优化之后,绿驰汽车需要为其正式切入市场运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而牵手长安就是关键的一步。
![]()
长安铃木总经理 周波
“从今天起,我们与长安汽车之间将不再仅仅是同行,更是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我们之间的合作,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产生积极作用,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出色的产品。”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任亚辉表示。
![]()
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 任亚辉
按照任亚辉此前的表态,在后续产品落地思路上,“联合制造+自建基地”本就是绿驰汽车的既定路线。此次牵手长安,就是绿驰汽车通过联合制造实现先期产品落地的第一步,而位于江西九江的自建基地在建成投产之后,将进一步夯实绿驰汽车的后续制造体系布局。
优势互补
实际上,从过去国内汽车业界的重组联合案例来看,两个车企之间的合作,一定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优势最大化,最终要实现“1+1>2”的效果。绿驰与长安此次的合作,也显然具备这样的效果。
“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各取所需,绿驰汽车可以如愿以偿获得‘准生证’,而长安则可以实现闲置产能利用优化。”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分析此次绿驰与长安的联姻。
当然,除开这种浅层面的合作目的之外,新旧势力的融合也是一个更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大趋势的新思路。几天之前,广汽集团与蔚来联手宣布将成立新的合创品牌,就已经获得了业界的一片叫好。
与此前的江淮蔚来、小鹏海马这种单纯的代工模式不同,按照绿驰与长安高层此间的表态,未来双方不仅要在生产制造方面进行合作,还要在技术资源共享融合层面进行深度协同,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进入市场化运作周期,越来越多品牌的加入也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补贴政策的进一步退坡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与传统汽油车一样,需要更加强调经营质量与路径更新。
而具备长期稳固制造实力的传统车企,与具有更具创新性的发展思路的新势力并非站在对立面,双方的深度联合才是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科学思路。
对于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而言,此次的战略合作只是第一步,后续双方能在生产制造乃至资源共享层面有多大范围的融合,“绿驰长安”未来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1+1>2”的效果,还要看双方后续更为具体的合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