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读者可能注意到了,过去两年,我的很多文章都不再局限于汽车后市场,包括车联网、汽车科技、汽车营销类的话题占了绝大多数内容,因此,“朱伟华后市场”这个名称被替换成了“朱伟华频道”。
![]()
已经定期更新了6年多的这个公众号希望能成为我个人的一个学习频道,也希望老读者能和我在汽车科技和汽车营销的一线共同学习。感谢各位老读者过去2000天的不离不弃!
过去几个月,汽车零售市场持续下滑,4月份的销量报告更是触目惊心。过去20年,车企内部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供不应求模式,直到最近一两年某些车企才需要面对供过于求问题,到了最近几个月,几乎所有车企面临的都是供过于求,产能闲置,现金流压力巨大……
从去年开始,过去20年积累的应对短期供过于求问题的手段都已经用尽,压库、降价、搞营销活动、加强媒体传播……,所有营销套路几乎都石沉大海,以往一些新产品上市,还能在朋友圈刷刷屏,最近要保持存在感,车企的公关已经开始蹭华为……
![]()
对绝大多数车企的营销人而言,有几个事情是确定的:
1. 2019-2020年会越来越忙。而且明知道绝大多数忙碌都没有用,但一样得忙,这是用战术上的勤奋解决自身的行业焦虑。如果我们不按照美国政客的阴谋设计再拿出来6万亿,我们就得下决心搞产业升级,如果过去20年的方法就能搞定的事情,那就没必要折腾了。
2. 2021年很大概率经济会有白银时代。未来两年形成的相对快销品、相对耐用品的新零售、新消费,会以更高的研发、生产、营销效率,消灭过去40年的传统产品和营销模式,如果今天都觉得很难,过两年不思进取、不求革新的汽车营销人会体验到什么叫彻底无法生存。
3. 汽车数据运营会成为2021年的行业大热门。今天被资本追捧的出行服务、智慧物流、新零售、新能源,几乎每一个创新热点,都离不开汽车数据,汽车公司要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再次成为甲方中的甲方,必须在今天就开始加班加点去抓住汽车数据资产,否则等待自己的就是淘汰,好一些的也是变成富士康这样的大乙方。
![]()
言归正传,汽车销量下滑的时候,车企自救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呢?
第一,降低购车门槛是最显著的应对措施。
100年前福特在美国就遇到过今天中国汽车行业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是成立福特金融。美国汽车行业通过融资租赁扩大销量,迅速把美国的家庭汽车普及率提高到了90%以上。
我们今天购车的用户体验糟糕透顶,这种情况下都能每年卖几千万辆车,市场远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金融服务费、保险服务费之类的奇葩。是否要通过金融贴息加快汽车销售,这个问题上,车企仍然没有形成共识,这也说明,汽车销售压力还不大,继续下滑一段时间,才有必要去讨论怎么降低购车门槛的问题。
第二,升级大客户部门是立竿见影的应对措施
以往大客户部门就是政企部门,这种销售模式几十年没有变化过。政企客户的用户体验也是糟糕透顶,如何识别客户是政企客户都没有系统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下都能解决公司问题,有什么必要去升级大客户部门的业务逻辑呢?
所以,如果有必要变革,那也一定是汽车市场继续下滑一段时间之后,大客户业务竞争加剧的时候才存在这种需求。如果届时有这种升级大客户部门需求,欢迎联系朱伟华同学。
![]()
第三,加快数据资产运营部门能力是长期的应对措施
目前车企仍然是甲方中的甲方,车企的能力基本就是经销商和供应商的能力,绝大多数车企自身的能力就是资质、资产和资源。如果汽车市场继续下滑,车企要经营的最重要资产将变成数据资产。
这种情况下,车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自己还有投资能力的时候加大对数据资产的投资,为下一轮的车企竞争储备资质、资产和资源,在数字世界的资质、资产和资源,与当前的造车资质、土地厂房资产以及行业资源有巨大不同,能明白这个道理的车企有多少不得而知,但销量下滑的所有解决方案,都写在了数据运营这个大题目中,这个事情靠BAT恐怕没戏,归根结底只能靠自己。
感谢各位长期关注我的读者朋友,欢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