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土的改装车聚会里,“混种”旅行车和漂移车一起玩耍不足以为奇,“混搭+旅行”很大程度受到漂移文化的影响,并在玩家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碰撞下激发新作品。此话怎讲?90年代中期,日本漂移竞技比赛迎来巅峰时期,并发展为新兴的世界级赛事,而日本的改装文化以技术为豪,改车也专门挑那些潜力巨大的车型来玩弄,但是,很多数入门改装玩家在飘移练习或者漂移比赛之中,车辆在横移状态难免受少少皮肉之苦,更严重的后果是车头/车尾被撞废之后要更换或修复,而最低成本的更换方案就是混搭非同款车型的前脸或屁股。
再到后来你又会发现,Silvia车头+240SX、180SX车头+Silvia,S15车头+180SX为首等搭配风格出现,而像这种车身拼接的手法逐渐成为改车文化的形态,当然,这类改装风格也衍生出“异种”车型,比如这辆雷克萨斯IS,哦不,正确应该是“JZX110 Mark II Blit移植IS前脸”。
可以肯定的是,车主很喜欢旅行车,不然,他不会拥有Mark II Blit(JZX110)。日本汽车历史之中,丰田Mark II(锐志前身)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Mark II拥有最多衍生车系的日本车,这个“头衔”没有带来惊喜,而是一摞摞离经叛道的冷门车型,这款长得超级像E-Class(W212)的Mark II Blit就是其中一员,Blit属于第九代Mark II的旅行车版本(但实际上,它停产之后的第三年,奔驰W212才面世,你懂的),这么一说,难不成车主不喜欢这样的设计了?我只能说,想当一名网红的欲望足够强烈,你的脑洞就可以大开。
号外号外,雷克萨斯家族确实有旅行版车型,但是,仅此一款旅行版——第一代IS车系的Gita车型,喜欢旅行版,又是雷粉们需要寻求心理安慰吗?反正我知道,这位日本玩家的心里一定装着一辆“三代IS旅行版”。
为了移植第三代IS的前脸,A柱之前的所有钣金统统换成IS样式,比如:IS引擎盖、IS翼子板、IS大灯总成、IS中网、IS前杠都要应用到Mark II Blit身上。
在座的玩家们是否有一种“成功被骗”的直视感?
以第三代IS为新一轮的改装基础,这位日本玩家很有想法的加入了DIY前唇组件,并完成车身同色的涂装处理,全新前脸和侧裙匹配的完整度变高了许多。
不得不说,全新的雷克萨斯家族语言在年迈老车身上的点缀相当成功。
巧妙制作宽体翼子板,其开孔非散热之用,你看到里面的车架强化件了吗?那就感受它散发的强烈性能气息吧。
动力部分,Mark II Blit与第九代Mark II完全相同,包括入门级车型所采用的1G-FE 2.0L直六引擎(160匹);主力车型采用的1JZ-FSE 2.5L直六引擎(200匹),四驱版本则使用1JZ-GE引擎(196匹);还有最顶级的引擎版本,就是这辆Blit搭载的、具有深不可测的改装潜力的1JZ-GTE涡轮增压引擎,其峰值输出为280匹,但请您永远记住“280”字眼,他真的能给你榨取千匹之上的峰值输出。
Mark II Blit的调教设定与第九代Mark II并非完全相同,例如:悬挂的三大角、避震器的阻尼以及弹簧K数都有新设定,由于尾箱较重的缘故,原厂将前后配重调整到51:49,可以说,后期调教底盘风格的选择性变得多样了,而Mark II Blit遇到伯乐之后,更加有改装潜力了。
凯夫拉纤维的Bride赛车桶椅让整个室内空间大了不少,当然,这不是重点,能够紧紧包裹着驾驶者的它,让你享受满满的操控乐趣之旅。
中冷散热喷射的储水罐置于后备箱,飘移得时候可以随时喷洒到中冷上,保证足够低的进气温度,进一步使得引擎工作更具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漂移一时爽,一直漂移一直爽”的快感。
出色的前后配重、后驱特性,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滑行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这辆“雷克萨斯IS”已经成为日本漂移界的靓丽风景线。
📷 图片/ Spedhunters
✏ 作者/ CC
往期精彩文章▼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改装一台7代翼豹,何尝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呢!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
仅作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无分享,不改装
更多精彩内容
请继续关注改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