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关键在于一个“新”字。为了不在竞争中被挤下,全球车企亮剑新能源市场的阵势已经拉开。除了动力系统的革新,新能源车型还有什么新技术加强其核心竞争力呢?下面,就带大家领略一下那些将要应用在新能源车上炫酷的黑科技。
1、 AR增强显示技术
全息增强现实显示技术(AR)在汽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的落地,正在成为一股风潮。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也联合AR HUD技术合作方疆程首次发布了基于AR-HUD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挡风玻璃AR-HUD组件),它能贴合路面的导航指示标,无论转弯、并道都有着精确的图标指引。
日产汽车最近发布的“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 技术也有点相似,它将车辆外部传感器信息与来自云端的车辆内部信息相结合,辅助驾驶者操纵车辆。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追踪车辆的周围环境,还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状况,甚至显示周边建筑物后方或转弯处的情况。为了使驾驶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整个指引过程将通过在车辆内投影的虚拟人物与驾驶者进行互动、拟人化的交流。
另外奥迪发布的“第25个小时”系统将大幅提升娱乐体验:驾乘者不需要从车窗往外看,就能铜锁模拟外部世界的显示器在城市交通中通勤观赏海景或者拥有驾车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的体验。这项技术,让驾驶者每天到公司的路程不再单调。
编辑观点:除了增强传统液晶仪表、中控、流媒体后视镜、HUD显示的体验、为辅助驾驶的驾驶员提供更优化的道路信息提示,AR技术也在瞄准如何增强甚至是颠覆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乘客体验。
2、双向无线充电技术
说无线充电并不稀奇,因为目前已经在手机上普遍应用,而这项技术,将逐渐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
挪威首都奥斯陆市计划将全市的出租车更换为搭载快速无线充电系统的纯电动车,无线充电器将安装于出租车专用的停车位上,当车辆停稳后,充电功能将自动启动。无线充电器的功率将达到75kW,无线充电效率最高可达96%,以满出租车对充电速率的要求。并且还可能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支付电费。
作为技术宅成员之一,本田还把无线充电技术进一步延伸,他们推出了双向无线充电技术!这项技术是与WiTricity公司合作,凭借其DRIVE 11无线充电平台和本田的V2G技术,汽车可以停在无线充电地垫上,电力就可从电网流向汽车为电池充电,或者电力可从汽车流向电网以满足高峰时段的用电需求。
编辑观点:无线充电技术让车辆恢复电量更加便利,也更有利于充电站的空间布局,随着快充技术的不断突破,充电时间大幅加快。未来纯电动汽车有望实现“即停即走”,同时不用下车就能实现充电以及缴费等功能,“加电比加油还方便”真的不是梦!
3、电池技术大幅突破
电池作为电动车核心技术之一,电池的能量密度对电池容量以及续航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今,国产新能源车型中电池能量密度比较高的要算广汽新能源Aion s,它采用的是是宁德时代的电池,电池密度达到180Kw/kg。而特斯拉最新的21700型号电池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比其原来18650电池系统的250Wh/kg约提高20%。
同时,电池技术仍然在不断突破,在特斯拉影响下,国内电池企业早就开始了对21700电池的布局,按照政府规划,在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2025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达到350Wh/kg。
编辑观点:电动汽车续航基本上所有消费者都会关注,不过随着汽车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汽车的续航将不再成为问题。同时,更高技术,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也能大幅提升其充放电效率,这除了能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外,也能支持更高功率的电机,让车跑得更快。
总结:电动汽车作为全球都在力推的新势力,所有技术如电机、电池、科技体验等等都再快速迭代。而将来的新能源车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这番情景真的很难相像?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相像一切科技体验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