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崛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而直到近期我才真正觉得国产车开始进入次世代了。在此之前国产曾一度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几年前的国产车大多都是样子货,看起来像模像样,真正上车体验则是满满的廉价感,开起来也是叮铃咣啷,质感松散。是近一年中试的国产车开始让我改观,其中就包括刚刚试驾完的这辆2017款的CS75 1.5T 自动锋领型。新款CS75指导价为7.88-18.48万。


车主这么说 专家这么说

一款车是否高级往往是由细节感受决定的,新款CS75内外设计没有太大的改动,但其内饰用料、按键手感、屏幕效果、开关阻尼和饰板缝隙等细节都做的非常完善,让你挑不出毛病,上车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看着摸着没问题,关键还要看好不好用,可能是受到销量大幅下滑的影响,这次长安在配置方面可谓是尽其所能。1.5T顶配车型用了博世的整套主动安全系统,包括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和并线辅助。各种驾驶辅助配置也一应俱全,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和自动驻车都非常实用。

高科技配置虽然炫,而在用车过程中最能打动的人的往往是那些接地气的配置,例如这辆车配备的舒适进入,四门一键升降窗,前后四座椅的通风加热,还有反应准确迅速的语音和触屏控制系统。听起来虽然平平无奇,但这些细节配置才是决定车是否好用的基础,在日常用车中你会发现这些配置好用到你热泪盈眶...

话说回来,瑕不掩瑜不代表就没有瑕疵。新车内饰还是有味道,国产车的老毛病,闻起来“不高级”就罢了,也不利于健康。虽然这款车搭载了空气净化系统,但外面的空气解决了,里面也该重视起来。另一个是座椅通风加热都有了,但填充物比较薄而且比较硬,座椅也比较短,最终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


车子要有好的体验必须是动静结合,新款CS75最重要的改进是搭载了新的动力总成。自家的1.5T发动机搭配爱信6AT的组合确实稳,换挡平顺且逻辑清晰,虽然油门响应还是有一些延迟,但已经是调校非常完善的动力组合,试驾综合油耗能保持在百公里10L上下,日常使用没毛病。

(170Ps,230N·m)
底盘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避震阻尼比较强,弹簧刚性较高,悬架动作快,整体滤震效果偏硬,路面传入车内的震动比较明显。但遇到大的坑洼并不会有硬碰硬的冲击感,应该是得益于连接悬架与车身的衬套。虽然是SUV车型,弯道支撑并不差,配合良好的NVH,开起来颇具厚实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现在国产车都在宣扬自己用的国际供应商,就像这次的CS75,变速箱是爱信的,涡轮是博格华纳的,喷油嘴是博世的,天窗是伟巴斯特的,语言识别系统是科大讯飞的,安全系统是博世的等等...国产厂商用这些国际一线供应商的还大有人在,那是不是只要把这些供应商的配件组装起来就是一辆好车了?

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好的硬件必须有好的调校,同样是爱信的变速箱匹配不同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特性不同,最终的效果可以天差地别。不是请个国际大牌调一下悬架就可以有好的操控,行驶品质还要基于车身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车身刚性的强度等共同决定。零件都是服务于整车的设计与标定的目标,如果最初的设计都没做好,单纯的拼凑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我之所以说CS75是次世代的产品,是因为在TA身上感受到良好的整车品质,不仅仅是在堆砌配置,所有供应商的配件都应用的很好。车子好开,配置好用就是消费者需要的,不管过程,我们只看结果。

这些年所有人都在关注国产车的发展,原来总拿价钱安慰自己,这个价钱买车你还想怎么样?而最近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体验终于让我们有底气说“便宜”也有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