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丨第301期
2018年,中国汽车大市场遭遇了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销量方面仍是丝毫没有好转,从整体上看,车市销量仍旧是降幅收窄的态势,那么,汽车产业真的开始没落之路了吗?
![]()
十强之中7家下跌,季度态势整体低迷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发展态势,往往也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在汽车行业中,如果头部车企都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那也就足以说明目前汽车市场整体状况了。
![]()
近日,乘联会发布的车市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零售市场同比下滑了10.4%,这已经是多年以来并不常见的季度性两位数下滑。纵观各大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都是纷纷“降”字当头。同比出现下滑的车企竟多达7家,前十强的累计销量与同期相比是下滑的,这个数据是-11.5%。包括在中国市占率第一的南北大众,包括排名前三强的通用,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销量放缓的情况,一汽-大众更是出现了同比17.7%、高于整个车市降幅的情况。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五菱继续领跌前十强,同比下滑了36.7%;而长安虽然保住了车企前八强,但其在自主三强(吉利、长城、长安)里的排名已经从之前的第一降到了第三,且一季度同比下滑超过两成,达到24.2%。就连之前一骑绝尘的吉利,也在车市寒冬中逐步慢下步伐,从去年全年同比20%的增长,过渡到今年一季度5.1%的下滑轨道上来。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大市场在1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确实比较低迷。
![]()
全球市场不容乐观,头尾差距将进一步放大
不只是国内,全球汽车行业都在感受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下行的压力。美国咨询公司IHS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销量下跌约7%,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中国、美国、欧洲销量齐跌。
![]()
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下滑10个月,施行排放新规的欧洲汽车市场还处于调整期,市场已经连续第7个月下滑;而受到利率上涨以及特朗普政府的guan sui大棒、国际贸易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国汽车销量一季度三连跌,全年销量恐跌破1700万辆,创下五年来最低。从全球范围来看,大众、戴姆勒、福特、FCA等跨国汽车集团都出现了营收和利润下滑。
![]()
从中国前十强车企的“失望”表现,累计销量的下滑趋势,和全球市场的持续下滑来看,可以说,汽车销量的下滑不是国内市场的特色问题,有涨就有跌,这是没问题的,但实际上,车企更需要担心的,其实是自身的市场占有率问题,从市占率来看,前十强的销量集中度逼近60%,达到59.4%,同比去年同期的57.7%增长了1.7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随着车市寒冬的持续上演,车企和品牌淘汰赛也在同步打响,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的实力会越来越壮大,那些排名靠后、销量腰斩的企业在规模化趋势演变中,逐步滑向黑洞之中。
![]()
遇冷≠没救,中国车市真的很强大!
尽管一季度车企的具体表现来看,车市的确出现了不妙的情况,特别是从85家品牌和车企的表现来看,销量下滑几乎成为主旋律。
而事实情况是,尽管车市遇冷,但无论是从政策还是车企,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车市并不会,也不能一降再降,它可是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此外,中国汽车大市场2800余万台的年销量,就算是小幅下跌,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所以,没有必要去过度地唱衰,保持警醒谨慎,怀着敬畏之心,才能不断前行。
![]()
汽车行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我们可以看到情况的艰难,也可以看到政府汽车下乡和减税的优惠政策,看到了车企逐步推出新车,促使服务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刺激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步伐。所有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才使得中国市场可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零售的降幅普遍低于批发价的降幅,而4月份第一周的市场表现,更是一个有力的例证。4月第一周零售增长了8%,从季节和清明节假日来说本来是不利的,可见今年车市并不会那么悲观。而第一周批发仅跌6%,同时根据去年车市从二季度开始,出现大面积骤降,低基数情况下,市场的同比表现并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政策侧面的如减税、汽车下乡、低线渗透、二手车等一揽子综合政策的出台,可以想象,今年车市应该比预测中的要好。没有必要过度的持悲观态度。
![]()
写到最后: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低迷态势,但相信伴随国五、国六政策交替期结束,和车企新品的密集推出以及价格方面的调整,很有可能转换为车市增长的新动力,而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汽车行业也需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尽快完成相关产业链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光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