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车市在经历了黑色的一二月,虽然三四月略有回暖,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车企销量分化在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初显。
自主品牌第一阵营牢牢被吉利、长城、比亚迪、宝骏等车企占据,这些车企在通过精品高端路线或特色化产品逐渐走向全球市场,其无论是全球化的研发体系、高端品牌的技术反哺亦或是全力投入三大件研发,总有属于自己的R键大招随时待放。而一些二三线品牌则愈发回春乏力,这一现象同样也出现在合资车企当中,如法系车的举步维艰,即便有强大的国际背景支撑,也没有人敢保证其百分百周全。
市场波动和优胜劣汰,本是市场规律使然,但作为更为弱势的购车者而言,如何避免成为市场风险的接盘者,显然更为关键。
![]()
比速汽车就是个例子。成立于2015年4月,由银翔集团打造的自主品牌整车制造企业,近期不怎么好过。频繁的关店新闻和工厂关闭的传言正在将逐渐淡出视野的比速汽车重新拉回舆论聚焦区。
4月25日,吉林市越山路比速汽车4S店门前挤满了维权的车主,据说起因是由于经营不善,该比速4S店关闭,而车主已购一年多的车无处修理保养,对新车后期养护没有任何说法,导致车主集体维权。据车主们表示,比速汽车因工艺质量问题,购车一年新车已出现部件腐蚀、大灯漏气等非正常现象。
无独有偶,吉林比速汽车4S店倒闭并不是个例,在山东济南也有一家4S店人去楼空,而更劲爆的是,该4S店销售人员还透露:比速汽车工厂已经倒闭!先不论传言真假,去年末高管的离职、北汽的20亿注资救场已经侧面证明了比速汽车的窘境。
![]()
据工信部281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可知,重庆比速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北京凯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改头换面后将从“改装类乘用车、皮卡车生产企业升级为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上述资料虽然已很陈旧,但你我早已心照不宣,比速是幻速的借壳销售车型,技术层面与幻速相差无几。
![]()
造化弄人,2014年成立的北汽银翔虽然在次年尝到了甜头,却在2017年销量滑坡,这也正是重庆比速汽车本该发力的时候。无奈,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的购车观念亦在迭代,认知力越来越高,被误导的可能越来越小,再伴随着汽车市场“高端必然淘汰低端”的亘古真理,留给比速之流的生存空间几乎消失。
再比如曾经依托SUV车型迅速上升的海马汽车,却在2018年瞬间销量腰斩,无论是销量、研发及未来布局上,都未见有大招放出,3月份销量甚至暴跌了77.28%。同时将身价性命押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鹏汽车支付的代工费能支撑车企多久,难以预料。
同样,除了法系车的举步维艰,在日系车风生水起时,马自达却反其道而行,深陷“创驰蓝天”技术无法自拔,新品车型跟不上快速的市场消费节奏,销量惨淡可想而知。
![]()
相比之下,曾经连方向盘中心轴都无法标定好的力帆汽车却找到了好出路。去年,力帆集团将所持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而根据工商信息显示,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由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
根据去年的力帆股份年报显示,2018年度,力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0.13亿元,同比下滑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047.68%。
力帆汽车拥有“6字头”生产资质,可以生产新能源轿车、SUV、商用车等各类车型。作为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100%持股方,本次交易完成后,车和家将正式获得生产资质,为理想智造ONE的顺利量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这也就意味着,力帆集团甩掉了汽车这块业务包袱,并且车和家将通过收购力帆汽车成功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真正实现了双赢格局。
无论比速也好,力帆也罢,其实就像许多没落的自主二三线品牌的缩影。它们曾经可能凭借着新兴市场的红利一炮而红,但却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没有体系支持、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资金支持、没有人才储备,这种企业只是想在汽车市场捞笔快钱而已,只不过相比之下,倒霉的比速连快钱都没捞到。
或许未来,迫于多方压力挣扎在车市边缘地带的车企,会拾起破罐子破摔的精神,一心等待造车新势力的收购,但彼时大潮退去,有人早已被淹死。而购车者,更需警惕的是下一个比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