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观致的全国经销商联名上书维权。
观致经销商上书给观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函》显示:
因为厂家低价直销、不按期兑现新产品新品牌承诺、设置各种限制不给承诺的返利及推广费用等六个相关行为,面临大规模亏损的观致汽车经销商已经失去了耐心,要求厂家在10天之内给予解决方案,履行承诺,否则一切后果由厂方承担。
观致汽车全国40家经销商联名发起,盖章签字后将此函发送给厂家。
时隔仅四个月,观致再现经销商集体维权。
4月23日,穿着“宝能观致欺骗经营”、“坑害经销商,还我血汗钱”T恤的观致40多位经销商,走进上海国际车展观致展台,再次联合进行维权。
据了解,此次维权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严重亏损。
经销商介绍,观致汽车今年一月起取消经销商商务政策,其中包含分期付款、经销商返利、促销等,导致部分经销商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整个经销商网络处于停滞状态。而售后零部件对于经销商供应也发生中断,部分经销商不得已高价向配件生产商进货。部分4S店里的亊故车,因缺少配件而无法修复。“多家4S店3月销量为0,每个月亏损10多万,已经没有能力支撑下去。”
另有消息称,此次维权事件是由于部分经销商代表4月16日与观致方沟通。观致方仅就部分返利、部分车辆回收问题作出口头承诺。17日,经销商代表请求观致方出具书面材料遭到拒绝。“我们和主机厂沟通的桥梁断了,不得已才这样!”现场一位维权经销商透露。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月,观致汽车销量为482辆,同比下滑88%;2月份,更是仅有150辆,同比暴跌95%。
今日,观致汽车发布《函告》,表示支持经销商合法诉求。
另外,观致称,此次个别经销商非理性维权背后的组织者曾策划多起汽车行业恶性维权事件,对于以利诱等形式操控经销商的个人和小利益团体,观致绝不姑息,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年2月,观致汽车宣布引进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担任观致CEO,负责观致汽车的全面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李峰不再兼任。
观致汽车称,此次引进日本团队是观致汽车顺应汽车产业变革和自身战略目标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引入日本汽车工业的“工匠精神”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导入日本最先进、前沿的研发资源和技术,旨在进一步提升观致汽车的国际化水平、技术研发能力、体系建设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团队,强化观致自主中高端的品牌定位。
矢岛和男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车市就像处在一个隧道中,有一段黑暗期,观致会趁这段隧道期把体力练好,等走出隧道迎来光明的时候,才是加速的好时机,我相信观致品牌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新鲜血液的到来能让观致摆脱自产自销的危机吗?此事还尚未定论。但是日本团队已经带来了新的规划和部署。
在保证观致既有的品质水准的前提下,引入日本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陆续推出新车型,进一步完备产品品类和矩阵。紧跟热点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大力推进新能源产品的研发。
从日本最新引进电动车技术平台EVPlatform,作为观致未来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基础。EVPlatform具备“高驾驶乐趣”“高安全性”与“高延展性”等技术特点,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设计与开发,可满足不同尺寸、级别、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技术需求。
同时,观致还将坚持“油电并举”的发展思路,在燃油车领域也会有一系列的新车投放。
事实上,上演这种“戏码”的不仅只有观致,还有众泰、宝沃、Volvo、Jeep等多个汽车品牌。车市寒冬之下,经销商也在经历困境。
但是,汽车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鱼跟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友谊的小船如何做到不翻船?成为各方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没有信任,何谈合作?车市整体下行的现今,厂家与经销商必须保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谋求共同发展。厂家和经销商应该是抱团取暖的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争锋相对的对抗体。
其次,厂家和经销商之间,应该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厂家应该提升对经销商的反哺与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渠道规模与品质,大力推进优化购车金融方案。经销商则应积极献计献策,及时反馈一线动态,协助厂家共同找到稳固渠道、提升盈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最后,强烈的合作意识,是双方都应该形成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于企业来讲,需要开拓更多的创新商务和扶持政策来帮助经销商盈利。于经销商而言,经销商在保留传统销售模式之外,还应在在厂商的帮助下拓展更多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盈利渠道,从而使得经销商摆脱单一盈利模式,实现多维盈利能力。握紧拳头,形成合力来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这对双方都将是有利的。
观致事件为车市提了一个“醒”:车企和经销商之间的小船,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在严峻的市场局势下,二者必须坦诚相待,荣辱与共,才能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