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特斯拉发布了自研的首款自动驾驶计算机FSD,这是全球首家自己研发芯片模组以及完整操作系统的车企,这也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3.0硬件。如果不跳票的话(创新企业跳票是大概率事件,否则就不小创新了),装备这套硬件的特斯拉将以更快的迭代速度引领全球自动驾驶,与此同时,坚持用昂贵的激动雷达解决自动驾驶关键问题的车企将继续等待传感器降价。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特斯拉坚定不移的事情,虽然此前曝光软件被盗窃,但有硬件加持,盗窃软件并不能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能够追随已经不容易。
![]()
虽然4月21日发生的Model S爆燃事件刷屏,但有保险公司,事情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追求绝对安全显然是创新的大敌,我们当然可以拒绝购买特斯拉,甚至可以安全问题为由禁止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但我们就能因此解决创新的问题么?在本土车企纷纷把创新外包给供应商的背景下,引入特斯拉,究竟是鲶鱼还是鲨鱼,完全要看本土车企面对汹汹而来的汽车技术革命的态度。目前看,绝大多数车企仍然在搞创新外包,创新能力在汽车行业的价值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显然,中国市场还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支持传统技术和商业模式,车企的生存状况还没有竞争到要搞创新的时候。
![]()
4月22日,华为在上海车展发布了全球首款车载5G模组MH5000,这是C-V2X车载OBU和路侧RSU的核心模组,对于依赖C-VX2形成更安全自动驾驶能力的车企而言,接下来如果不能自研这类芯片,显然会对华为这类芯片厂商产生过度依赖。内燃机时代车企还可以通过自研发动机和变速器掌控创新主动权,电动车时代,不能掌控电池和芯片技术的车企,基本等同于给别人组装汽车,名义上是甲方,承担最重的资产,但赚钱比乙方还难……华为确实不必造车,一旦掌握先进技术,车企得排着队来买芯片模组,干嘛要干造车这么Low的事情呢?车企当然可以选择不跟进自动驾驶,甚至可以集体抵制自动驾驶,但特斯拉火力全开去搞自动驾驶,一旦真的自动驾驶搞出来了,制造业的甲乙方关系就真的被颠覆了,华为和特斯拉们才是这个汽车市场的话是人。
![]()
1879年,人类发明了内燃机和电力系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项发明,没有第三项技术能够媲美这两个发明。这两项技术从发明至今已经120年。过去120年,汽车正在变得更安全,更节能也更便宜,这其中都离不开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的出现,汽车技术创新才显得相对滞后。
![]()
![]()
过去几十年,汽车作为一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是在持续上涨的,只不过相对其他商品的通货膨胀,汽车的价格上涨速度更慢。但看看美国市场,汽车的平均售价大约2.4万美元,而福特T型车的售价仅265美元,相当于当时家庭年消费支出的11%。今天2.5万美元一辆的汽车,相当于美国家庭年均消费支出的21%。对于美国人而言,大约100年前福特生产的T型车才是最重要的车,至今没有其他超越者。为什么?因为这辆车真正推动美国汽车的普及。
![]()
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汽车的绝对价格过去几十年是在持续下跌的,这与我们在中国市场看到的短期情况是相似的。我们说30年前买的桑塔纳要23万元一辆,考虑到质量、性能因素,它的实际价格远高于今天的奥迪A8。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车企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也必然要加速。仍然痴迷于依赖经销商卖车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走到头。新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原地等待的车企必然死亡。因为新的商业模式下,要参与的是全球竞争,没有产能保护,更不可能形成地域保护。随着出行服务的普及,政府管理汽车的政策也必然要发生改变。如果等到这一切改变都发生的时候再去搞创新,相信市场不会给这样的车企机会。
创新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不意味着需要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干,而是说创新的主动权要靠自己。当全球竞争对手都已经拿出自己的供应商都已经拿不出来的技术时,这种创新的紧迫性难道还不够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