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碰撞的车里,前面说过的都是私人用车,所以个头和吨位都不算大,属于弱势群体,安全性上需要格外小心。今天说的这辆车,在块头上就赢了,符合老话“身大力不亏”,即使撞一下,也属于占便宜的。这辆车就是——别克GL8。
![]()
GL8在中国,堪称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从2000年上海通用生产开始,至今已是第四代,却用了20年时间完成这4代的迭代,可谓投资回报的典范。在国内经历了轿车到SUV的挪移,但MPV或商务车型领域,GL8却始终是一枝独秀,没有另外任何一辆车能在销量和影响力上对GL8构成同等威胁。因此GL8的商务属性根深蒂固。当车辆的身份属性逐渐褪去,街道上越来越堵之后,GL8的大腿部空间、大行李空间、舒适的座椅这些特性,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对比一下,GL8在美国市场却逐渐萎缩,直至2008年停产。当然中、美两国有各自的国情,车辆的发展走向与其息息相关,也都是和正常的。但别克和雪佛兰有不少车型都在走这条路:主打市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
作为一辆商务定位的车,GL8的三排座位都适合成年人舒适地乘坐,因而咱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它的安全性是超过普通乘用车的。在大城市里GL8是高能见度的车辆,无论CBD还是机场车站都有忙碌的GL8在穿梭,是接待宾客的首选。这么重要的一辆车,它的安全表现究竟如何?咱们去看看。
![]()
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不及格?正面25%碰撞不及格?车外行人安全良好,车辆辅助安全优秀。除了偏置正碰不及格,侧撞也只得到了个一般而已,这真有点出乎意料。GL8究竟是怎么了?
![]()
![]()
从分析来看,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的不及格,主要源于前后端缺乏吸能盒设计导致纵梁受损。另外,作为集团消费为主的产品,GL8的配件价格比较高,也导致了维修经济性的降低。
在高速25%正面碰撞成绩后,测试中心附上了这样的描述,“A柱撕裂,划伤假人头部皮肤”,使得乘员舱上半部侵入量比较大,对前排人员造成潜在伤害。而“侧向头部气囊未打开”、“方向盘横向位移过大”导致气囊起到的作用受限,也都直接导致了驾驶人的进一步受伤。
![]()
这个结果怎么看都对驾驶者是最不利的结果。但行驶在路上的GL8那么多,为什么感觉听不到太多抱怨或事故案例呢?首先,城市的堵车难以达到测试条件需要的这种高速了;其次,驾驶者基本都是专业司机,他们的小心谨慎让恶性事故消失在了萌芽状态。驾驶员的职业化是GL8最“主动”的安全防护系统,因此我们很少听到有GL8的恶性事故发生。
![]()
最后照例来总结一下:
1、车辆结构强度高;
2、相对价格而言,安全配置居于中等偏低;
3、高速碰撞时A柱撕裂,划伤驾驶者;
4、方向盘横向移位,降低了前气囊的效用;头部侧气囊未打开;
5、无吸能盒设计,配件价格高,维修经济性差。
尽管类似的后果不容易找上门来,但既然已经测试出了这些状况,还是希望能引起生产厂家的足够重视。由于大家庭和限牌城市的出现,很多个人用户也会考虑把GL8这种舒适的大车当作家用车来购买,而他们并不能个个都像职业司机那样拥有高超的驾驶技能和下意识反应,还是需要让车来守护全家的安全和幸福。
![动态黑色音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