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
吉利汽车会不会是下一个比亚迪?目前来看,似乎已经有了这样的潜力。
8月14日,吉利汽车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与2022年比亚迪上半年的营收(1506.07亿元)十分接近,并且与比亚迪当年一般,吉利的进步也是神勇。
![]()
以半年期的业绩来看,吉利在2022到2024年的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81亿元、731亿元、1073亿元,而比亚迪2020年到2022年的上半年营收分别是605亿元、908亿元、1506亿元。数据对比上看,今天的吉利汽车增速如当年的比亚迪一样迅猛。
吉利汽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汽车市场营收、利润以及销量等多维度的综合冠军?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巧合的营收数据外,吉利汽车的中期报告也展示出了“一个吉利”带来的效果——吉利汽车的赚钱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而极氪的业绩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从“摸着比亚迪过河”到成为比亚迪?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超过了1500亿元,赶上了2022年同期的比亚迪。与此同时,净利润方面也达到了92.9亿元人民币,利润尽管同比下滑14%,考虑到去年同期百亿利润中有77.26亿元为卖附属公司的收益,这份业绩也相当了不得。
吉利汽车的业绩新高,与销量增长息息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增速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市占率首次突破10%。甚至,鉴于其优异的市场成绩,吉利汽车还将年销量目标提升到了300万辆。
从结构来看,吉利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因为新能源业务,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72.5万辆,同比增长 126%,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2%。目前,吉利银河品牌已成为新能源销量的主力军,上半年累计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截至7月底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
![]()
至于银河为什么这么猛?行业有一个说法——“吉利摸着比亚迪过河”。从产品上看,吉利银河品牌的产品规划和市场定位明显对标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比如,吉利银河L6 EM-i 起售价7.98万元,对标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银河A7则对标比亚迪秦 L DM-i,前者上市限时指导价为 8.18 万元 —11.78 万元。
除此之外,两者的发展节奏也很相似,插混和纯电两种技术路线共进,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吉利似乎也在摸着比亚迪过河,今年2月,比亚迪召开智能化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之后的3月,吉利汽车宣布将旗下全品牌智驾方案统一为“千里浩瀚”系统,分级也比较相似。
从效果上看,吉利汽车也取得了较高的销量增速。而从营收增长轨迹上来看,吉利汽车更和2022年之前的比亚迪相似。以吉利汽车目前的销量、营收增速,其未必不能在未来问鼎中国汽车市场。
“一个吉利”效果明显 极氪成为最好效果展示
有关吉利汽车上半年的业绩,还有一个“指标”很值得关注,即赚钱能力。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上半年吉利毛利总额提升至247亿元,毛利率达16.4%。其核心归母利润的大规模增长,也体现了吉利汽车赚钱能力的提升。
这意味着吉利在去年9月《台州宣言》拉开战略整合之后,协同效应持续释放,高端市场、新能源和燃油车销量稳居前列,研发、制造及管理成本显著优化,造车的核心盈利能力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台州宣言》发布之后,吉利汽车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整合。
品牌层面,几何、翼真等先后并入吉利银河,企业层面,领克和极氪完成合并组成了全新的极氪科技集团。重重整合之下,吉利汽车也交出了上述核心归母净利润猛增的业绩。值得一提的是整,合的结果在极氪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
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极氪科技集团上半年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亏损0.6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3.13亿的亏损,出现了明显的收窄,合并整合成效显著。其中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为16.9%,同比提升4.1%,总毛利率达19.7%,同比提升1.3%。
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安聪慧曾表示,合并后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效应而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同时行政法务等费用也将降低10%~20%。如今看来,所言非虚。
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吉利”的效果或将会继续释放,随着“极氪私有化”的完成,吉利汽车的供应链成本、费用等会继续降低,技术协同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放大。除此外,其新能源车型出口或也将带来更大收益,年初新能源车型仅占公司出口销量的8%、到年中已达到单月25%,随着银河E5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陆续出口到海外多地区,新能源出口将给公司带来更高的销量和利润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