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七连涨”的上汽集团,最近攻势有点猛。
8月5日,全新MG4开启预售,7.38万-10.58万元。锁定7-10万价格区间,首搭OPPO智行+半固态电池,主打“技术下放”的MG4直指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所处的10万级纯电市场,上量意图十分明显。
![]()
8月1日,智己举行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配66度大电池+50L油箱,纯电续航可达45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这套动力技术首搭车型智己LS6增程版呼之欲出,据说8月15日上市,新车价格值得期待。
![]()
上汽搞自主,此前总是不温不火,这段时间总算有点血性了!
一手技术,一手价格,两副牌一起打。
从上汽集团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来看,集团7月销量达33.8万辆,同比增长34.2%,实现了月销“七连涨”,1-7月累计销量达239万辆,同比增长15%。
按照上汽的宣传,其自主品牌7月销量达21.4万辆,同比增长39.4%,1-7月累计销量超150万辆,占比达63.5%。
![]()
但略微讽刺的是,为上汽自主贡献最大并不是MG、荣威、智己,而是合资属性的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7月销量达12.1万辆,同比增长59%,其中新能源销量达7.2万辆;1-7月累计销量达87.4万辆,同比增长超35%,是上汽集团所有板块中增长最快的品牌,也是上汽新能源的主要支撑。
智己汽车7月销量为5809台,1-7月累计销量不到2.5万台,同比去年甚至还下滑了6.25%。对比东风的岚图、长安的阿维塔来看,智己月销不到1万的表现确实堪忧。
本应是利刃,没想到成了短板。
![]()
作为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曾被视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起步也不算晚。抛开技术不谈,在营销层面,智己努力看齐蔚小理,对标特斯拉,但总是很拧巴。从2022年,智己L7首批3000名“天使轮”车主联名维权,到2024年智己L6上市对标小米SU7被迫“三联致歉”,以及刘涛频频大胆言论引发波澜.....智己多次因为“用力过猛”被舆论反噬。
![]()
可以感受到,上汽自从进入贾健旭时代后,智己反而低调平和了很多。这次智己超级增程发布会“放大招”,不禁想起贾健旭此前说的那句话:“首先要蹲下去默默的做,才能有在整个行业中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做好了再吹,都不要急。
![]()
上汽不拧巴,最突出的表现当然是携手华为创立第五界“尚界”。
瞄准15-25万左右的中端市场,搭载最新的鸿蒙座舱和华为ADS,余承东称尚界H5将带来“天花板级体验”。据说,上汽对这款车的销量期待是月销2万-3万;长远来看,到2026年,尚界品牌计划推出3款新车,要实现50万辆年销目标。
这什么概念?大家可以参考感觉一下,2024年,车价更贵的问界,全年销量为38.9万辆(2025年大概率会更高)。鉴于智界(华为&奇瑞)、享界(华为&北汽)、尊界(华为&江淮)的表现并不亮眼,尚界能否冲出重围?还是很有想象空间。
![]()
虽然,上汽在前期非常不愿意丢失灵魂,但不可否认,在华为的五个合作伙伴中,上汽集团是体系能力最强的,这种“强强联合”其实考验的是双方的沟通效率,能否各展所长,减少合作中的内耗,把产品价值上到极致,把成本压到最低。
月销“七连涨”,并不能缓解上汽集团的焦虑。
从2018年销量突破700万台,到2024年不敌比亚迪痛失一哥地位,近几年的上汽集团始终憋着一口闷气。
![]()
2025年,上汽集团的销量目标为“450万辆,6740亿元营业收入”。1-7月已经累销239万台,目前达成53%,结合三四季度的新品攻势来看,至少销量层面,上汽完成年度目标的胜算很大。
没有人质疑老大哥在技术方面的沉淀,只要战略不拧巴,营销不乱作,这位蹲着的巨人一旦站起来,上汽集团何止“七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