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轩辕商业评论编辑部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柴文静
编者按:
不知不觉间,飞行汽车已从概念走向现实,多款产品进入试飞验证阶段。而中国车企凭借电动化与智能化优势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了先机。
目前,中国一汽、小鹏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都已经进入飞行汽车领域,有的已经推出产品获得订单,有的已经完成首飞,有的已经完成适航身处。
2025年6月15日,广州,在主题为“决断”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中国一汽红旗品牌飞行汽车产品CEO李丹带来《旗驭低空 翼起飞扬——飞行汽车产业思考与创新实践》主题演讲。
李丹表示,“飞行汽车本身不是飞机,也不是汽车取代者,它是大交通的补充。”
他说,300到1000公里是高铁的天下,1000公里以上是通航飞机的天下,中间的100—300公里就适合飞行汽车。“它受整个交通大的体系制约,作为一种补充,能够改变交通的格局,但是它不是替代其中任何一种工具。”
中国一汽2023年开始研究飞行汽车,今年6月成立了一汽旗翼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这一赛道。今年5月上海车展,红旗首款飞行汽车“天辇1号”首发亮相。
按照计划,红旗飞行汽车将在2029年推出首款产品,2035年实现商业化的载人飞行。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尊敬的贾博士、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一个机会,也很高兴能够得到邀请,到这个论坛分享一下红旗关于飞行汽车方面的一些工作和思考。
我分享的内容是《旗驭低空·翼启飞扬——中国一汽飞行汽车产业思考与创新实践》。一开始我在想这个题目比较大,涉及到政策和技术上的内容,我还希望它有趣一点。
这个汇报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飞行汽车市场环境分析;第二,飞行汽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第三,关于红旗飞行汽车的创新实践。
01 飞行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尤其近三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包括中央,在中共中央全会等一些重要会议上,都把低空经济当成我们的战略支点。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等各个部委也在协同推进,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指引。这些信号表明发展飞行汽车已经是我们未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要做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想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它的底层逻辑。
首先,从社会实践效益来说,低空经济可以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大家都知道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中国大城市人口也特别多,需要汽车量特别多,经常感觉到堵车、交通不畅等等,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辆能够飞的车,就可以解决交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次,从产业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方面在世界是领先。我们产业链成熟度做得也非常好,比如电池、电机、电控、车身、新材料等方面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竞争力。这些产业链下一步往哪里走,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卷的,卷到已经没有路可走了,那往哪儿走?往天上走。所以,就产生了飞行汽车,可以说是一个新物种,它不是蝙蝠也不是鸟,也可能是狮子和老虎结合的一个产物,狮虎兽。
另外,从经济效益来讲,也有助于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形成万亿级的产业。我现在也想,汽车发展下一步风口是什么,有可能飞行汽车是最后一个风口,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它真的成为一个汽车发展新的增长点。
什么叫低空经济,就是以有人驾驶、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城市空中交通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包括地面服务的相关设施,包括孩子用的航模也叫低空经济,地面上的这些站点、服务的平台、机场塔台等都算低空经济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低空经济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飞行器,狭义的定义叫eVTOL,就是电动、可以垂直起落的飞行器,它是低空经济的载体之一。未来我们可以用于城市交通、应急抢救、物流配送、新型航空消费、旅游观光等等。
这两张图在低空经济圈或者在飞行汽车圈里非常常用。NASA预测:2028年城市空中交通就开始盈利了,到2030年城市空中交通旅客出行人数达到7.4亿人次。摩根士丹预测: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2024年是中国飞行汽车元年,2040年有可能是飞行汽车真正的普及之年。
可以这么讲,咱们汽车电动化已经进行了十年。十年之前我们不知道今年这个时候能发展到这种水平,现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概50%。我本身是汽车行业从业者,在这个行业干了将近30年,也做过新能源,也做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也是伴随这个行业发展。一开始大家是不信的,纯电?那油车怎么办?其他的产业链怎么办?加油站怎么办呢?想得很多。后来发现它是一个增长点,有的时候是补充,也有可能是变革,这种变革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它就来了。
如果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达到1万亿美元,2050年达到9万亿美元,我们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我们不在这方面布局的话我们肯定就落后了。现在启动这件事情应该是不早也不晚,正当其时。
飞行汽车这里面有一些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就是跟汽车不完全一样。我们做汽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套比较稳定或者有一套标准,就是怎么样做一个好的产品,让这个产品能够销售出去,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了。但是飞机不一样,一个飞机一个标准。这里面主要有民航总局下面设有一些部门,我们叫局方,对整个飞机从开始设计阶段就发出一些指令和要求,比较复杂。
适航证,我们叫TC、PC、AC和OC,四个证目前全世界只有一家企业的一个机型,就是亿航216—S,它是拿到了四个证,并且这四个证只限于在国内,欧洲EASA认证、美国FAA认证还没有。只要有大飞机,有了国内的证,但实际这两个大的航空发达地区的证,还是得有的。这一点要求非常高。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企业,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企业,做得比较好,但是它目前只能在国内进行销售和运营。
我们再看行业竞争格局,这里面列了主流的产品和企业,信息来自网上,仅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做得比较好的是亿航,另外峰飞现在也已经拿到了TC和PC。TC是型号证,PC是生产证,你光有型号还不行,你拿到AC是允许你销售,拿到OC你才能进行运营。整个行业来说,飞行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企业我也知道做得很热闹,但实际上下一步工作还要进行展开,有一些工作也在进行中。
举个例子,飞行汽车相比汽车、高铁、直升机,到底有什么优势。大家可以看到:如果用豪华汽车,100公里大概是两小时;高铁虽然快一点,但是你从家到高铁站,高铁站到办公场所,大概也得一个半小时;直升机也可以,时间比较短,但它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安全性,直升机只有一个翅膀、只有一个电机、一个发动机、一个驱动轴,坏了整个就失效了。另外,它用油,用油就会产生巨大的污染和巨大的噪音。
如果用飞行汽车,在100—300公里的范围内,它的成本会降下来。因为它用电,是分布式驱动,有8个螺旋桨,坏1个没有问题,坏两个也没有问题,保证安全,并且噪声也比较低,开发的产品会低于65分贝,这样的话在居民区起降也没有问题。
另外,飞行汽车可以用在客运、国防等方面,还有一些边远山区的公共服务。比如渤海湾,要造大桥是800亿元人民币,渤海湾近处只有70—80公里,我们在考虑海湾和海岛之间的连接,还有一些矿山、雪山等,你没必要搭桥,也搭不起,如果有飞行汽车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02 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建议
下面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飞行汽车本身它不是飞机,也不是汽车取代者,它是一个补充,补充什么呢?补充100—300公里期间交通工具,是大交通的补充。比如,300到1000公里就是高铁的天下,1000公里以上一定就是通航飞机的天下。它受整个交通大的体系制约,作为一种补充,能够改变交通的格局,但是它不是替代其中任何一种工具。
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就是国家比较支持,力度非常大,现在很多城市也开始行动起来,比如,做得比较好的,珠三角的深圳、广州,长三角的上海、苏州等,都把场景的应用、产业链的布局当成支持低空经济的具体措施。
它的挑战在哪里?
第一是关于法规体系,现在没有或者极少。现在我们开发工作一号的是通航开发,通用航空的技术开发跟汽车不一样。我刚才讲了飞行汽车有可能是新物种,应该有新的标准规范和新的体系和标准流程,但现在也没有。
市场需求应该很快就有了,我跟T3季总也聊过,他们有100万辆出行用的汽车,10%如果用飞机,它以后的服务各方面就会做得更好,并且它也能降低成本。
还有创新技术突破,技术这方面主要取决于电池和电机的技术。电池在汽车上肯定是没问题,电机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上天它对安全的要求、对重量的要求、对充放电倍率的要求就非常巨大。所以,这一方面实际上还需要产业链同仁进行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应该说当电池、电机走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们也应该随着飞行器一起走向天空。我们也期待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电池、高能量密度电机能够尽早出现,把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完整。
还有一些基础设施,飞机上天的过程中,后台会有很多通讯需求。比如后台提供一些信息支持,比如气候,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是这些不是企业的事情,是需要整个政府和基础建设部门提供一些支持。
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有一些建议:
第一,充分利用汽车产业链和航空产业链各自的突出优势,在技术融合、标准共建、基础设施以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展。
汽车方面非常卷,它整个体系化、流程化、规则以及大规模生产、智能控制这方面有优势,航空这方面比较弱。因为我们跟一些航空专家交流过,他可能一辈子就做一两个机型,一个机型做15年,有的做20年,还不一定飞得起来。但汽车不一样,我是做汽车的,每年大概有7—8款汽车出来,所以说每一个标准、每一个流程我都非常清楚。
但是航空这方面不一样,我们不想改变航空方面的流程,如果汽车行业进入到航空业,有点像公牛走进瓷器店,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这一点不管愿意不愿意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比如说有电推、气动、飞行控制、旋翼、材料等等。我最担心的还是航空电子电气,看似跟汽车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它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计算的速度、可靠性、耐候性等等这方面。
这一方面是技术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准入门槛。我刚才讲,如果我们想通过EASA欧洲的适航认证或者FAA美国的适航认证,就要很多零部件采购已经认证过的,它的价值并不怎么样,但价格可能是我们自己的10倍以上,所以这就是一个门槛。你说这是技术门槛还是标准门槛,反正这两个老牌航空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把护城河建好了,我们是后来者,需要做一些突破才有可能。
第三,加强eVTOL平台建设,开发标准化系统和零部件,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刚才我也说了平台建设,天上有一个什么东西,一定要知道,在这个区域不是你想飞就飞,一定有一些后台去支撑,包括通讯、救援等,如果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要有人去支持你。对载人航空器尤其重要,也不是说那么简单,你想飞就飞,没有,整个体系要规划起来。这里面我提到要平台化开发,汽车平台化开发是做得最好的,航空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或者需要融合。
第四,加强数字空域与低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eVTOL无人控制低空交通管理系统工具及管理规则。
第五,承担央企责任,构建多元化合作的飞行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全面推动中国飞行汽车产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汽本身是央企,央企做什么事情决策还是比较慢,但是,它有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不能碰的东西肯定不碰,同时还有一种责任感。我在央企干了这么多年也知道,也跟一些私企和民营企业做过交流,他们想的事情跟我们想的事情可能不太一样。央企考虑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考虑把行业带动起来。
我的领导说:“你们建一些联盟,建一些研发院、跟学校、跟其他企业、跟零部件建一个体系。”这样大家好才是真正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一点除了经济责任以外,可能也算是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03 红旗飞行汽车的发展创新实践
红旗飞行汽车,我们是在2023年开始研究。当时我还是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我带我的团队做了两款整车的开发,其中一款是月球车,月球车以后会有好消息,月球上有车肯定是一汽,还有一款就是飞行汽车,我们拿这个飞行汽车准备孵化一个工厂、孵化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很快就落户在湾区,那就是深圳,可以说是低空经济第一城,现在已经官宣,也没有什么保密的,2月13日我们董事长和深圳市长做的框架协议的签署。
首先,我们做低空经济的优势在哪里?一个是红旗品牌,以品牌之力来保证产业和产品的可靠和安全。一个是交叉团队,我本人就是做汽车出身的,也做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应该说行业的影响力以及资源有一些优势。
研发能力,汽车的企业,研发大部分都是上万人的研发团队,这些人有一些技能稍微转转行能够用,比如说控制、仿真、实验可以用在航空件上,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航空方面的专门人才。
市场运行能力,飞行汽车做出来给谁用,所以,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移动出行。
我们说汽车有新四化,新四化最后一条共享化,通过共享化移动出行我们做得非常好,下一化,空间化或者叫飞行化,把飞行汽车的活动空域和工作范围扩展了,我们也可以利用移动出行它的体系来保证,有一些运营团队不用新建,刚才我跟季总也讲了以后你们100万辆,你买其中的10%。
我们在6月成立了一汽旗翼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由我领导,6月13日已经揭牌了。现在第一步做研发测试,下一步我们要进行生产。
说一下核心团队,本身有我,我是在一汽工作了很多年,其实有很多抬头没有什么意义,我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飞行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这一方面,这两年以来我花了很多精力。航空学会下面设了一个飞行汽车分会,汽车学会也设了一个飞行汽车分会。在航空业和汽车业,大家对低空经济这个事情都很感兴趣。刘博士是海外高端人才,曹博士主要做运营方面的一些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机长,是空客A320飞机的机长,已经飞行15000小时,他在适航认证方面有很多经验和能力。
我想,一个团队加上一个很好的产业链,加上很好的政策指导,加上风口的到来,加上一汽在这一方面的支持,我想我们的公司一定能成功。我们计划分几步走。
第一步,2025年底,我们先把我们的飞机飞起来,稳定地飞起来,不追求别的。AI也有,那些是后话,但是,安全、稳定、可靠这是第一个。我们做飞行器,很多标准我们完全会尊重航空方面的要求,比如说十的负九次方,这个数是亿分之一,不能出什么事,尤其载人的,载人的可以载货,载货的不可能载人。有很多人问,那么多大疆无人机,你做大一点不就可以载人。两个概念,这个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共同去探讨,这是两个步骤。
另外,可以通过人员的招聘,外籍人员比较多,航空人才比较多,产业链比较多,我们有自己发展的路径。我想路径规划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战略如果经常变化就没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记住这个战略,我们一定是按照这个战略往前走。
产品定位就是高端出行,核心卖点,安全、高效、可靠、低成本。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进入到航空业,成本一定会降低,但是要在保障安全、航空一些特点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我们这一款红旗天辇1号,是三分体的,飞行体加上座舱就是一个飞机,座舱+发动机底盘就是可以具有高端智驾辅助功能的汽车。我们的目标是,它可以做到垂直起降,以及适航认证、无线通信、座舱智能化、飞行控制等。
下面就是飞行场景,从甲地到乙地,比如说跨海飞行、跨河飞行。当然这里面起飞降落点到你住的地方,“最后一公里”或者几公里,这是汽车部分能完成的任务。具体这些内容首先是分体式,最后阶段达到共产主义那就是属于想飞就飞,想落就落。真正大家期待的这个飞行汽车怎么样,就是把翅膀升起来就可以飞了。这个目前不是不想做,它的电池能力还做不到,如果做了,两分钟就没电了,根本就是不可能,作个秀倒是可以的。未来我们电池能量到了一定程度,当然可以这么做。
天辇1号在上海国际车展、大湾区车展以及香港车博会上都展出了,应该说反响非常好。对这个理念,包括这个造型,这里面有红旗元素在里面,把车的一些特点加到了飞行器里面,大家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是我们下一步计划,适航认证从TC、PC、AC到OC,时间是很长的。在国外基本上是8—10年,国内大家知道亿航也做了十年了。我希望通过这些先驱人士的努力,把那些坑和障碍都暴露出来,以后,我们把这个路走得更顺当一点,这一点也得致敬先行者,我们希望3—5年之内完成这个事情。
一汽旗翼科技公司的企业定位,就是整合汽车制造和航空双重优势,推动陆空立体交通产业化,目标就是成为全球低空智慧交通领军企业,引领未来立体出行革命。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自信的。因为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好的口碑,不敢说遥遥领先,但是在国际上肯定是领先,如果汽车能领先我们飞行汽车没有理由不领先。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定时间之内,看我们做得好不好,我们做得好时间短一点,做得不好时间长一点,一开始还是要稳健。2029年推出首款产品,2035年实现商业化的载人飞行,在这之前可以载货。大家知道波音飞机载人飞了20年以后,还可以载货。我们可以先载物,这叫沿途下蛋,要不然企业生存有问题。
我们企业的使命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立体交通变革,创造更自由、更高效的未来。中国一汽,创领未来。以上分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