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在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化的浪潮中,每一次重大合作都可能成为改写竞争格局的关键节点。
7 月 15 日,宝马集团中国与中国科技企业 Momenta 达成的战略合作,无疑在业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而且是合资品牌集体拥抱中国智能科技、发力智能化赛道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行业趋势,对自主品牌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为中国出行量身定制智能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宝马与 Momenta 的合作目标十分明确——打造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中国道路情况复杂多变,城市拥堵、行人与非机动车穿梭频繁,这对智能驾驶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宝马虽有深厚的汽车制造底蕴,但在适应中国特色路况的智能驾驶技术方面,仍需借助本土力量。而 Momenta 作为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佼佼者,拥有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本土数据积累,使得双方一拍即合。
得益于双方的技术协同,这套专为中国打造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全域领航能力,能实现从车位泊出到目的地泊入的“点到点”全场景领航辅助。无论是高速公路上的长途驾驶,还是城区拥堵路段的走走停停,它都能为驾驶者提供贴心帮助。例如,在早晚高峰的北京东三环,车辆能借助该系统自动跟车、合理变道,极大缓解驾驶者的疲劳。
更重要的是,其技术核心在于Momenta的 AI 大模型驱动的“感知 - 规划 - 控制”一体化架构。传统智能驾驶系统多基于规则编程,面对复杂“长尾场景”往往力不从心。
然而,Momenta 的端到端神经网络大模型,将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车辆控制融合,车辆如同拥有了人类驾驶员般的实时路况理解与决策能力。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尤其是针对中国道路数据的优化,系统能精准识别突然闯入车道的行人、不规范的交通标识等特殊情况,做出安全合理的应对。此外,配合 OTA 远程升级技术,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可不断进化,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宝马在安全技术方面有着 20 余年的深厚积淀,从早期的自适应巡航到如今的眼神变道技术,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在此次合作中,宝马将自身安全冗余设计、风险应对机制融入新系统,同时严格遵守中国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规,从而确保用户在享受智能驾驶便利的同时,无需担忧安全与隐私问题。
Momenta的优势何在?
那么,Momenta 何以能成为宝马等众多车企的合作伙伴?答案在于其技术、经验与战略的全方位优势。
在技术层面,Momenta 的飞轮大模型(R6)堪称行业标杆。数据显示,在城区 NOA(领航辅助驾驶)市场,2024 年 Momenta 以 60.1% 的占有率独占鳌头。端到端架构让系统决策更流畅高效,摒弃了传统模块化系统的繁琐与延迟。“数据飞轮”战略是 Momenta 的另一大技术,大量的实际驾驶数据不断涌入,经模型分析处理后反馈优化算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系统对复杂场景的泛化处理能力持续增强。
更为关键的是,Momenta 对中国本土道路环境和用户习惯的深入理解,使其技术能更好地落地应用,比如针对中国式过马路、非机动车混行等场景进行专门优化。
在合作经验上,Momenta 也是成绩斐然。
全球 TOP10 汽车厂商中,70% 都与 Momenta 建立了业务合作,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 130 款。例如,与上汽奥迪合作打造“德系电动豪华标准 + 飞轮大模型”的智能驾驶方案,以及与本田联合研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全场景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等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 Momenta 强大的技术适配与协同开发能力,能满足不同品牌的多样化需求。
在商业模式上,Momenta 采用“一个飞轮,两条腿”的独特战略。一方面,它大力发展 L2 级辅助驾驶技术,满足当下车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的需求,如为宝马提供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它积极探索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未来无人驾驶出行场景(如 Robotaxi)布局。这种灵活性使 Momenta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能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定位的车企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此外,Momenta 在本土化与全球化平衡方面表现出色。基于中国市场训练的飞轮大模型,经过适当调整即可适配海外市场,在日本等地测试中也取得了 80% 以上的良好表现,这表明其既立足本土,又放眼全球,从而成为吸引宝马等国际车企的重要因素。
合资品牌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不得不说,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 2024 年突破 50%,自主品牌凭借在智能座舱、高阶智驾领域的先发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与之相对,传统合资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却显得有些滞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2024 年 1 - 10 月,合资品牌乘用车交付量同比下滑 12.4%,市场占比从年初的 47.77% 降至 34.88%。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合资品牌加速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中国科技企业在 AI 大模型、智能驾驶算法以及数字生态建设方面的领先优势,让合资品牌看到了快速追赶的希望。例如,宝马与 Momenta 合作,奥迪搭载华为 ADS 3.0 智驾系统,奔驰与 Momenta 联手开发城市领航辅助功能,日产、本田在 2025 上海车展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一系列动作表明,合资品牌正纷纷向中国本土科技企业伸出橄榄枝。
回顾过去,合资品牌依靠品牌影响力和机械制造优势占据市场高地,但在智能化时代,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空间,更加注重科技体验与情感交互。
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小鹏、蔚来等,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打造出自研智驾系统,不仅技术领先,价格也更亲民。例如,一些搭载高阶智驾的自主品牌车型价格已下探至 10 万元区间,而合资品牌同类车型价格往往高出不少。
通过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合资品牌能够迅速弥补智能化短板。不仅借助本土企业的技术实现智驾功能升级;而且还深入了解中国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体验,如增加方言交互功能、适配中国特色道路场景等。这种技术与体验的双重提升,使得合资品牌产品与自主品牌的差异化逐渐缩小,价格也因成本优化而更具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宝马 2024 年研发费用高达 91 亿欧元。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合资品牌进行智能化研发,不仅耗时久,还可能因缺乏本土数据和市场洞察,导致研发成果难以适应中国市场。通过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则可大幅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本土科技企业在数据积累、算法优化以及生态资源整合(如与高德地图、支付宝等合作)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助力合资品牌快速推出贴合中国市场的智能化产品,实现高效发展。
自主品牌:危机与机遇并存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合资品牌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其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合作不断深入,无疑对自主品牌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宝马新世代车型凭借“驾控超级大脑”“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系统”以及 Momenta 的智驾方案,构建起强大的智能生态,从硬件性能到软件体验全面升级,在智能化体验上已与自主品牌不相上下,甚至在品牌形象和豪华感营造上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在价格上的下探也让自主品牌倍感压力。原本自主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如今搭载高阶智驾的合资车型价格逐渐向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靠拢,价格区间重叠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预警未来 3 - 5 年将迎来价格战,这无疑对自主品牌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自主品牌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在技术层面,在全栈自研能力方面,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小鹏的 XNGP 等自研智驾系统已具备行业领先水平,并且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在生态整合方面,自主品牌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例如,小鹏通过 OTA 持续为 XNGP 系统迭代升级,快速响应用户反馈;蔚来将 NOP + 系统与自家充电网络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服务,增强了用户粘性。在品牌认知上,经过多年发展,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已树立起“科技先锋”的形象,不少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智能体验更加认可和期待。
尽管如此,自主品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留给它们的时间窗口正在逐渐缩小。合资品牌通过合作快速追赶,利用品牌和全球资源吸引高端用户。未来 2 - 3 年将是关键时期,自主品牌需要在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加大对 AI 大模型、端到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力度,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等手段,进一步降低高阶智驾的成本,以应对价格战;在用户体验上,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调性和服务,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合资品牌与本土科技企业的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体现,中国科技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因此,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这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开放合作,在技术、成本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在这场智能汽车的竞赛中脱颖而出,续写中国汽车产业的辉煌篇章。
宝马与 Momenta 的合作,只是这场变革中的一个片段,未来,汽车行业还将迎来更多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