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编辑部里讨论过一次关于“磨合期”的话题。——主流媒体都说如今的汽车不需要磨合,也没有“磨合期”一说,那么为何几乎所有4S都会建议车主在首保后去“拉拉高速”,并且有很多车主表示:拉完高速后,车子开着感觉“顺畅”了很多?
好话题!现在的车到底有没有磨合的需要?如果没有,那么“拉高速”又如何解释?今天就来做个大揭秘吧!因为我留意到网上似乎就没人好好分析过这个话题。首先回答一下:现在的汽车到底还有没有“磨合期”一说?
“磨合期”不是没有了,
只是没以往那么刻意了
很多媒体说,如今汽车发动机工艺越来越精密,所以汽车不再需要“磨合期”。因为按照他们的想法,如今的发动机工厂,全新发动机下线之前,都经过电动低温磨合机“粗略磨合”,所以不再有严格的“新车磨合期”一说了。
但是如果你仔细翻阅各家汽车厂商的随车《说明书》和《车主手册》,就会看到,各厂家依然会要求车主3000或者5000公里内,不激烈驾驶,而建议温柔行驶。——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汽车的磨合,不仅仅只是发动机的事情。事实上变速箱、传动系统、方向系统、车轮系统、刹车系统、减震悬挂……所有部件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才能进入真正的稳定期。因此“磨合期”不是没有,只是没以往那么刻意了。
坊间传闻:“拉高速可消除
积碳带来的影响”真 or 假?
那么“拉高速”又是怎么回事,为啥拉完高速后,车子开起来会感觉顺畅?坊间传闻说:“因为新车拿来后,都会要求温柔驾驶,所以发动机转速低,积碳等问题会导致车辆变肉,拉高速可以消除积碳带来的影响”……BALABALA
这说法站得住脚么?——不好意思!区区3000~5000公里,就算发动机有积碳产生,距离“对动力产生影响”的程度还十万八千里呢!所以坊间那些“拍脑袋”的朋友,脑子是真该好好拍拍了!——我来公布真相吧!拉高速能让车子变“顺畅”,其实都是变速箱在“作祟”!
自动挡变速箱的控制机里
如今的自动变速箱,控制机里是“基础控制逻辑MAP”+“动态修正插值”。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变速箱出厂时,工厂设定好的“原始换挡逻辑”。基本依靠2个参数,就能维持正常的运作:节气门开度(也可以理解为“油门踏板深度”)和车速信号。
变速箱电脑(TCU)只需要根据这2个关键参数,直接在“基础控制逻辑MAP”里“查坐标”,就能算出此时此刻最合适的挡位。最后通过电机或者液压阀体系统,推动换挡机构,完成换挡动作。
而“动态修正”,其实就是变速箱TCU具备“自学习”能力,能根据车辆长时间累积的行驶情况,反向推导出“车主的驾驶习惯”,然后算出“插值量”,对“基础控制逻辑MAP”做比例修正运算,调整换挡时机。
![图片]()
自动挡变速箱为啥它会
“读懂”驾驶者的习惯?
所以老法师们说“变速箱用久了,会知道主人的操作习惯和意图”就是这个道理!变速箱TCU控制原理这样设计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贴合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使得换挡感觉更舒适。但问题是,你新车提车后,一开始的3000~5000公里内,虽然无需刻意磨合,但也都是温柔驾驶。
在首保之前,发动机转速也不高,油门踩的不深。问题是这些“情况”也都给变速箱TCU记录下来了。它会以为你开车“这辈子就这样肉了”。——所以真到了首保后,你想要放开手脚驾驶时,你的变速箱却因为之前的数据积累,而变得“束手束脚”。
这时候车子开起来也肉了,换挡顿挫了,平顺性也不灵了。你却以为是发动机积碳了,于是你想到民间的传说,真去“拉高速”了,拉完回来发现车子开起来变灵了,动力表现也顺畅了。所以觉得拉高速真能解决发动机问题了。
“拉高速”的本质是让自动挡
变速箱“重新学习”驾驶习惯
但实际上呢?说白了,无非就是你连续跑高速,油门给的深,发动机转速高,这些都被变速箱电脑TCU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动态修正插值”之后的结果就是:变速箱换挡变得积极,换挡风格变得激进。所以你开起来感觉很爽。
其实很多车友都有类似的感觉:如果自驾出差途中经历了几小时的连续高速,一旦下高速,发现车子开起来变得很“轻快”,现在回想起来,恍然大悟了吧?!——当然了,这所谓的“拉高速”也就是针对自动挡用户的。
如果你是手动挡车,你再怎么拉高速,开起来还是一个鸟样。因为手动挡变速箱可不会去“学习”你的驾驶习惯!拉高速之后,最多也就是发动机ECU里的数据稍微“动态调整”了一下罢了,但ECU参数微调对于驾驶感受的影响程度,远不如TCU换挡参数的变化来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