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很愿意和大家紧紧的拥抱,不断刷新B级运动轿车标杆。”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
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正式突破50%,一个新时代似乎已经悄然而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MG 依旧为一台燃油B级车的年度改款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上市发布会,足以说明MG7对于MG有多重要。智能化、价格战、性价比是今年车市的主旋律,面对当下新能源大潮以及市场的内卷,俞经民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把MG7的月销量从2000台做到20000台,这显然不是易事。
受访嘉宾: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 祝勇
上汽MG总经理 陆家俊
上汽MG品牌传播高级经理 杨一君
新能源时代,燃油车怎么做?
先说答案,靠性价比和智能化。这应该也是现阶段所有车的答案。
MG7 2025款依旧推出6款车型,不同的是1.5T车型减少了一个版本,2.0T车型增加了一个版本,结合限时一口价,消费者只要花12.99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台搭载2.0+9AT动力组合的B级运动轿跑,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
“在这个时代,谁不想拥有一辆动力更强、性能体验更完善的车呢?”陆家俊在采访中说道,数据显示,MG7在上市之初绝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2.0T版本,其中购买16万以上配置的车主占比接近30%,这也充分说明用户对于MG7产品力以及价值的认可。同时随着MG7口碑的扩散,之前选择MG5、MG6的用户也想升级到MG7,但更倾向选择1.5T版本,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之前的MG5和MG6都是1.5T,觉得够用就没必要加钱上2.0T了。
但在MG看来,1.5T的MG7显然是不够尽兴的,要嗨就嗨到底。于是MG就“帮助”用户做出选择,通过降低购车门槛,让更多用户不再犹豫和纠结,直接购买2.0T版本。除了价格上的惊喜,MG7 2025款搭载的智驾功能从选配变为标配(选装价12000元),同时限时一口价比去年的正式上市价还要低,加量还降价实锤。
![]()
另一方面就是智能化。一提到这个词,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这是新能源车的专属。燃油车难做智能化的原因,一是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低,算力协同与跨域融合难度大;二是内燃机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与电动机有差距。电机的反应速度、控制灵敏度远超于传统发动机。传统燃油车做智能化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硬件天花板就在那,突破并非易事。MG自然深谙其道,因此他们的策略并不是做大而全,而是小而美。
MG7 2025款的三大亮点,P2P记忆泊车、高速NGP再升级以及车机系统体验的提升,这三点的本质都是围绕智能化展开。MG深知自己的边界,因此就在有限范围内做到极致,把用户的高频使用场景做到最好。以NGP为例,MG所追求的并不是全国都能开,而是全国高速都能开,稳定运行不退出。看似简单的“小目标”,其实仍有不少号称智驾领先的头部新势力无法完全做到,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用户的口碑很重要,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因此也给不了品牌方太多的机会去翻身,稳扎稳打很重要。
油电同权、油电同智,显然MG在MG7上做到了。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智能平权、性能平权来迎接MG用户群体的变化,让更多的女性车主可以享受这样一辆车。”陆家俊说道,“我们也希望喜欢燃油车性能的广大用户,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购买这款车,让更多的人去体验和享受它。”
明年4款车,目标国内销量翻番
在俞经民看来,油电平权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目前来看,国内燃油车+混动车型的比例大概是在40%左右,即便现在占比突飞猛进的新能源车型当中也有很多非纯电车型。“我认为,用户首先选的不是动力总成,而是品牌、车型类型、价位段,以及考虑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出行生活。“俞经民说道,“要为用户带去情绪价值、体验价值,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我们的营销要回到本源、工程师回到本源,做到不忘初心。”
当前市场在进入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好多原来知名的B级车都在竞争中消亡了,MG7可能不是销量最好的,但至少活下来就是胜利。俞经民表示要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把MG7的月销从2000台逐步干到20000台。除此之外,MG明年要推出4款车,2款全新、2款大改款,后续还会有插混车型推出。
“我们立志要在国内销量实现翻番,在海外市场也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增长,敬请大家期待。”俞经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