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扎堆追捧自己喜欢的车企,这事也没什么毛病,不过有时候,粉丝对自家“爱豆”的过分狂热,也会衍生出不少奇葩且极端的事。
就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山西运城的“问界M7高速追尾作业车”事件就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起初这舆论被水军给牵着带向了“气囊没反应”、“车门打不开”等不好的负面方向,随后问界的铁杆粉丝们又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反击,舆论又开始转向了“工作车违规作业”、“交警现场追尾定性存在问题”的方向,双方在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唇枪舌战,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后来有人发现,这网上争论的势力主要分为三股,一股就是纯粹的键盘侠,一股是问界铁粉组成“饭圈团”,另一股则是其他品牌粉丝组成的其他“饭圈团”,由此可见,如今车圈饭圈化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就拿前段时间爆火的小米SU7举例,由于外观设计和保时捷旗下的某车型有些相似,于是小米的买车直播间,开始频繁被水军攻占,评论区下各种抹黑攻击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不少针对女主播的荤段子,而这些刷屏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新能源品牌的粉丝。
当然“米粉”们也不甘示弱,迅速在评论区展开回击,一些人甚至跑到了友商的直播间刷屏SU7予以回应,就这样,好好的卖车直播,瞬间成了乌烟瘴气的网络战场。
而对于疯狂粉丝的骚操作,车企们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像这事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殊不知,车企在营销时“故意拉踩别家品牌”、“或者点名道姓蹭别人流量”的操作,就是在故意煽风点火。
当然,这么做也有他们的道理,毕竟“粉丝”这种免费的“舆论战”工具,必要时候还是很香的,就跟那些流量网红明星差不多,有流量,能恰饭,就是王道,至于粉丝做什么与本人无关。
不过在小编看来,这种事在国内汽车圈也并不新鲜,毕竟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这车迷就喜欢各自划圈为战,什么德系日系车主互喷,合资国产用户互掐的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反正互喷互害,爽就完事了。结果最后,车企被各自粉丝捧上了天,车越做越烂,价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