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米推出了一款车载无线充电器,就是下面图上这个玩意儿,具有车载手机支架的功能,亮点有两个,一是能自动感应,实现智能的支架开合,二就是支持最高20W的高速无线充电,不过这个20W的功率具有一定局限性,说的是仅有其同时发布的某某9手机能实现。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广大互联网友对这款产品展开了疯抢,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下就掀起了一股“车载无线充电”的热浪,不过可能是该产品确实供不应求,甚至不少网友为了表示对“车载无线充电”的热爱,竟然表示,就算买不到这个产品,也一定要在车上选装一个原厂的无线充电配置。
而作为试驾过多款具有无限充电功能汽车,同时自己手机也是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笔者,在看见这一幕的时候,真的想表示“大家慢着,车载无线充电也许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美好!!!”
在说问题之前,我们想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车载无线充电
根据百度百科:“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
“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如今给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其实都是小功率无线充电,也就是电磁感应式,而车载无线充电,其实就是放在车上的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输出端。
而按照安装使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原厂标配和选配的常规无线充电,以及后市场加装的手机支架式无线充电。
对于前者,表面看起来实用性还是不错,感觉就是上车把手机一放,就能充起电;而后者,看起来也不错,既节省了每次要带充电线的麻烦,还顺便节约了一个手机支架出来。
但是,注意看笔者的表示,这两者其实都是看起来不错,在实际体验中,包括笔者在内,已经有不少人反映了无线充电的效率低下问题。
车载无线充电的两个问题,最大输出功率与最大输入功率
关于无线充电的效率,其实已经有不少网友在吐槽了,而包括笔者在内,其实也是对此深有感触。
在很多次试驾中,在原厂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车上,如果在使用导航,车机WIFI互联等高功耗软件的同时使用无线充电功能,往往都只会有一个结果,开了一个小时车,手机电量基本没变化,更有甚者,电量还少了!
而出于职业严谨,笔者已经很多次在试驾中确认过这个问题了,手机真的没问题,无线充电也确实是充起了,但充电效率真的不敢恭维!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在搜索了相关资料后,笔者可能确实要告诉大家一个悲伤的事实“在当下的无线充电面前,可能充电速度真的不如掉电速度。”
首先,我们来描述一下在车上的手机使用情况,很多车主都喜欢使用手机导航,而在开启导航的情况下,手机屏幕会长亮,这是一个耗电大户;然后网络数据和GPS一直是开启使用的,又是一组耗电大户;当您开车经过桥梁隧道等信号不佳的地段时,手机为保持信号,还会额外的增加功耗,又是无形中增加了电耗。
但无线充电的功率是多少呢?
首先是不同于有线充电的损耗,无线充电的空间损耗很大,标称8W的,实际输入的一般只有7.5W左右,比如iPhone X的无线充电实测数据就是这样,这还算比较高的了,很多手机甚至只有5W的标称功率。
而我们以同样手机的有线充电做对比,还是iPhone X,如果是采用PD的有线快充,最大充电功率能达到29W;而常规一点的快充,比如使用Ipad的充电头,最大功率能达到12W,这才是大家能感知到的充电速度。
很明显,无线充电的7.5W是远小于12W,更是远小于29W的,其效率可想而知。
更何况,很多车上的无线充电输出功率还达不到8W。
换言之,无线充电的前景很美好,但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至少在今天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