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见证’求变‘的海马汽车!”
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拥有三十年造车历史的海马汽车抓住机遇加速转型,由海马制造向海马“智”造转变。位于郑州的海马第三工厂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根据地。
正如步入而立之年的海马汽车一样,经历了车市风雨三十载,“求变”是他们2019年的关键词。
“当下时代变革和创新才能有出路,经过两年的战略深化调整,海马汽车已经梳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战略和打法”,这是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海马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陈高潮在近日媒体沟通交流会上所言。
高度智能化工厂应该是怎样的
对于造车而言,工厂的制造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整体品质。
客观而言,海马汽车拥有着30年的合资品质,在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上都有着可以与合资产品掰手腕的能力,但是在此基础上,海马汽车又斥20亿巨资建设智能工厂,为海马汽车新一代的产品品质保驾护航。
何为智能工厂?用陈高潮的话说:“海马汽车的智能工厂诞生于工业4.0的理念之下,其完全按照智能制造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四次创业的海马汽车,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技术上的革新。目前,智能工厂拥有焊装、涂装、总装三大车间,一期建设产能为年产15万辆。第三工厂在产的有海马S5和小鹏G3,将于今年年中上市的海马8S未来也将在海马汽车第三工厂量产。
在焊接、涂装和总装三大车间里,海马智能工厂已经实现全面的智能化。
250台ABB机器人、196把尼玛克机器人焊钳、184台博世中频自适应焊机。焊装车间的焊接整体自动化率可达85%,单班可以减少275名作业人员,还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节焊接参数。
全自动化电气化管理,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节焊接参数,并对车间内操作的约2600个焊点实时在线质量和过程的监控。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技术工艺,焊装车间都处于国内一流的水平。
同时,116台物流AGV、RFID、传感器、PLC、数据采集器、工业交换机等智能装备的投入使用,实现总装车间90%的物料自动配送,有效避免磕碰划伤及错漏装等质量问题,而这也让海马智慧工厂的自动化到达了相当的高度。
将“强动力”作为新车标签
面对车市寒冬,海马汽车采用了全新产品的方法来触碰消费者痛点,本次活动上,“达车汇”还以厂区试验车赛道实测的方式对即将上市的海马8S进行了初次体验。
作为海马汽车战略转型后的首款作品,海马8S仍继续聚焦“强动力”SUV这一品类,并且要将其打造为中高端SUV市场的旗舰车型。
海马8S这款车的名字,来源于它的性能。据陈高潮介绍,目前海马8S的加速时间已经可以达到8.0秒破百,而且还有可上调的空间,在正式上市时有可能突破8秒限制。
单看数据可能并不是特别亮眼,但是以一台1.6T发动机在紧凑级SUV车型上的表现,这在同类型车型中确实属于少见。
以一台1.6T发动机来说,海马将其调教成以“高扭矩大马力”见长。能够爆发出143kW的最大功率和293N·m的最大扭矩,这已经接近于一台常规2.0T发动机的数据,足以可见其“强动力”的标签名副其实。
同时,海马汽车在全新的HMGA平台下,必然也规划了新能源车型。海马在1.2T和1.6T发动机的研发之初就已经预留了混动电机的安装位。
据了解,海马汽车已经整合了高效率TGDI发动机、7速湿式DCT、电机/机电耦合模块、动力电池、软件开发平台五大核心资源,将形成微混-轻混-深混-插混不同程度的动力总成电动化产品组合,也即将发力于新能源市场。
在深耕产品的同时,海马内部也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变革。原先海口、郑州基地相互独立的销售体系合并。比如,经销商网络合并,两边销售公司合并。职能职责下沉,划分为5个大区,快速决策。这样在资源优化、管理效率、营销成本优化、人员效率等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
通过此次的参观,可以初窥海马汽车智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在这当中也感受到了海马汽车在成立三十年后,实现了自我的突破。以8S为例,新车无论是在设计,用料,配置以及动力上都完全不输于同级别的对手。而这也将成为海马面对消费者的又一次彻底革新。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