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B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逐渐临近,不论是市场方面对它的关注度,抑或是车企们在“考试”前的奋发图强,都使得这一样原本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举措,变得犹如车市屠夫般令人闻风丧胆。除了车市屠夫自带杀伤力气势汹汹地到来,还有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5部委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由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英文缩写为“CAFC”,所以该政策也被业内成为“咖啡法案”。
这两套政策双管齐下,使得不少的汽车企业都开始要“疯掉”了。有研发能力的,就赶紧汇集一帮工程学霸,将发动机和变速箱重新拆解和设计,尽量使得每一滴油都能发挥功用。事实上,目前在燃油乘用车里,还是有一些很厉害的技术。
顾名思义,有Turbo字样的出现,自然就说明了这款发动机是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至于VC,当然不是维他命C的意思,它指的就是发动机内部的连续可变压缩比技术。
![]()
在发动机的世界里,活塞运动范围是有限的,其所在的最低位置就叫做下止点,反之最高的位置则称为上止点。而两个位置所呈现的气缸容积的比值,被称之为压缩比。压缩比数值的高与低,所反映的是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是否足够好。
当高压缩比时,活塞压缩时所产生的气缸压力与温度相对地提高,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能汽化得更完全、颗粒能更细密,在点火做功时便能释放出最大的爆发能量。因此,压缩比高的发动机在经济性方面都会更好一些。
![]()
但针没有两头尖,高压缩比会让发动机在点火做功时由于气缸内压力和温度过高,而产生爆震的现象。因此,现在的发动机所设定的压缩比值,可以理解成是在燃油性和动力性之间妥协过后的结果。而可变压缩比技术,则可以强动力与高经济性的两种性格合而为一。
混合动力技术目前来说有几种,包括不需要用插头充电的HEV和48V轻混系统,以及需要插电补充电能的PHEV以及增程式车型。
![]()
混合动力车型之所以省油,很大的原因是在于电池组在一定的工况下,可以直接驱动电机提供动力。而前面所以方式之间的差异,便在于电池能提供多少动力,以及如何充电。
![]()
在兵哥看来,混合动力始祖的THS系统,是目前来说最实用、最有节油减排成效的技术之一。与之相比的,便是本田的i-MMD系统。本田的节能思路是让发动机尽可能处于最经济的运转区间,因此发动机要么不启动,要么便为了电池组充电而工作,还有就是直接驱动车辆行驶。也就说,工程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发动机完全躲开恶劣的低转速工况。
![]()
不是说省油技术吗?怎么画风转了个180度啊。想想看,现在说省油、说减排不就是想要不用油嘛,那干脆直接一步到位搞氢燃料电池系统不就好了嘛。前几天开幕的两会,包括东风汽车集团副总工程师谈民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等人,都为氢燃料产业提出议案建议。
![]()
按照目前所谓的“十城千辆”燃料电池车、制氢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运营,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发展,老百姓想买到这样的车还需要在等等。毕竟,燃料电池虽然提了很长时间,但研发的力量并没有如现代、本田和丰田汽车那般积极。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能买到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便是现代NEXO、丰田Mirai和本田的Clarity。可以说,它们为我们打造的通往未来的时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