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牌,等了五年。
巧了,年末的车圈更热闹。
最近“前后脚”,就有两款于品牌而言,相当重磅的车型上市,一款是新一代国产奔驰E级,另一款是一汽-大众ID.7 VIZZION。
这两款车,是两家燃油车时代的“佼佼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洪流下的“新思考”“新应对”。
既要有所改变,又该如何改变?我们今天聚焦的,是一汽-大众ID.7 VIZZION。
12月15日,一汽-大众ID.7 VIZZION正式上市,而且发布地点就在佛山工厂。
注意一个变化,与诸多新能源车类似,ID.7 VIZZION精简了上市款型,仅设置了3款,而且借鉴了流行的命名方式,分别为“AIR、PRO、PRIME”,售价区间为22.7777万-26.2777万元。(此前,官方推出首发版车型,售价23.0777万元。)
AIR、PRO(包括首发版)是后驱版,CLTC续航为642公里;PRIME是四驱版,CLTC续航为570公里。
VW旗舰,有何不同?
等了五年,终于量产。
往前追溯,ID.7 VIZZION最早的原型概念车发布于2018年,名字就叫做ID.VIZZION。那个时候,大众朝着电动化转型的意志非常强烈,陆续发布了多款ID.系列概念车。
直到2022年,ID.AERO概念车发布,量产的模样基本定型。而在2023年,一汽-大众ID.7 VIZZION开始登台亮相,进入量产倒计时,同时,上汽大众的“姊妹车”ID.NEXT也有了更多的信息。
年底,一汽-大众ID.7 VIZZION真的来了。就外观而言,ID.7 VIZZION保持了ID.AERO概念车的设计框架,前脸仍为家族式设计,V型凌厉的线条走势,配合贯穿式灯带,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前大灯的内部,集成了110颗LED光源,由此具备随动转向等辅助功能。
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车身“挺大的”,长宽高分别为4956/1862/1537mm,轴距为2965mm。新车采用掀背设计,但凭借MEB平台的四轮四角布置,空间表现优异,参考官方数据,有效乘坐空间达到1910mm ,腿部空间为1014mm。
内饰方面,一汽-大众ID.7 VIZZION也在走“极简风”。
新车取消了传统的仪表布局,而是在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同水平位置,植入了一小块液晶仪表,上面会显示基础信息,比如车速、续航、电量、刹车灯、报警信号等。
一些辅助驾驶类的信息,则由AR-HUD代劳。据悉,这套AR-HUD成像尺寸相当于70英寸,投射距离有10米,做到了全系标配,具体可以呈现如导航提醒、行人提示、碰撞预警等信息。
更容易被注意到的,是中间那块15英寸的悬浮屏,分辨率比较高,达到了2240*1260。内置的车机系统值得说一说,目前是ID.OS 2.0,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有了进一步的升级。
UI界面和模块布置,更符合当前的用户审美与使用习惯。特别是导航模块,加入了更多的辅助信息,比如充电地图、里程范围等。另外,语音识别准确度更高了,车机APP也更多了。
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空调系统非常有意思,配备了阳光传感器,可以根据车内阳光的位置及温度,自动调节空调风量、温度。据说,还能记忆不同乘客的身高,并以此自动调整出风口的高度。
安全方面,下足功夫
一汽-大众ID.7 VIZZION在安全方面,可谓说是牟足了劲。在设计之初,即严格按照C-NCAP五星和C-IASI Good标准设计研发,累计完成73次整车碰撞试验。
新车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占比为81%,车身扭转刚度超过46100N·m/deg。
并且,新车具备“三明治”式的门槛结构和两根加强横梁,为车身安全再加一把锁。
至于电芯安全,新车采用“铠甲电池”壳体机构,不仅可以抵御来自外界的撞击,还能够隔绝来自电池内部的起火风险。比如,其电池包拥有六横一纵横梁设计,内附防火涂层钢盖,还有云母隔热片,将“电芯安全”进行到底。
至于主动安全,新车搭载的Travel Assis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新增变道辅助功能。当驾驶员拨动转向拨杆时,系统会在判断道路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择机完成变道动作。很显然,大众的智驾系统,开始上道了。
写在最后
VW的旗舰,在燃油车时代,该有多重磅?它的每一次改款换代,都会成为对手关注的焦点。
进入电动车时代,关注度没下降,但竞争环境彻底改变了。VW没有了绝对的品牌神话,那就更有必要在产品、价格上释放更多的诚意。
ID.7 VIZZION已至,能否打开新的局面,唯有拭目以待了。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