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新政共有几大变化:
一、续航里程要求再次提高,电动乘用车方面,250公里以下的车型取消补贴;二、能量密度再次提高门槛,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要求不低于125Wh/kg;三、再次设置补贴过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四、取消地补,补贴过渡期后取消车辆购置补贴,转为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新能源车的终端售价将上涨。以续航里程单一指标来看(以下补贴金额均未考虑补贴系数),市场上续航250公里以下的车辆将零补贴,这意味着新政实施后,官方指导价就是终端销售价格;此外,在2019年新政以前,400公里(包含400公里)以上的车辆最高可拿5万元国补,另外还有2.5万元的地补,这意味着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车型在2018年最高可拿到7.5万元的补贴,而2019年新政实施之后,400公里(包含400公里)的电动车最高仅可拿到2.5万元的补贴。
![]()
此外,对新能源乘用车的具体技术要求是:
1、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动乘用车工况法续驶里程不低于250 km。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工况法续驶里程不低于50 km;
3、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125(含)-140Wh/kg的车型按0.8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0.9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倍补贴;
4、根据纯电动乘用车能耗水平设置调整系数。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能耗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规定门槛提高10%(含)-20%的车型按0.8倍补贴,提高20%(含)-35%的车型按1倍补贴,提高35%(含)以上的车型按1.1倍补贴;
5、工况法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60%,比值介于55%(含)-60%之间的车型按0.5倍补贴,比值小于55%的车型按1倍补贴。工况法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应满足纯电动乘用车2019年门槛要求。
(来源于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