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时代,被重新定义的,或许不止是产品,还有“速度”:秒天秒地的零百加速,又或是日新月异的产品节奏,都是这个时代“速度”的缩影,这是个被“提速”的时代——武侠小说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武林秘籍在今时今日成为汽车品牌最信奉的市场准则之一。
以正在加快布局新能源车市场的哈弗为例,这个品牌展现出的爆发力着实令人震惊:今年05月,哈弗全新产品序列——龙系列,才为我们带来首款车型——哈弗枭龙MAX;今年10月,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哈弗就又为我们带来龙系列的第三款车型——哈弗猛龙,就如“猛龙”名字那般,连续出击的哈弗“龙”系列异常凶“猛”。
如此密集的产品发布节奏,让人不禁疑惑:“心急”的哈弗到底能不能吃到混动SUV这块“热豆腐”?弹药无限即视感的哈弗,在不断地扣动着板机,哈弗猛龙会是击中目标的那颗子弹吗?对于肩负提升哈弗“龙系列”声量的猛龙而言,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或许正应了那个“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中国古代传说,哈弗“龙系列”现有的三款产品造型设计差异大到不像同一物种,尤其哈弗猛龙,它与此前上市的枭龙、枭龙MAX相比,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同属PHEV新能源,而即便是混动系统,这三款产品也都各不相同,但从市场的角度切入,我们并不难理解这般产品策略——当产品价格存在重叠,产品差异就是避免同门相残、扩大家族影响的最好方式。
翻阅哈弗所给的官方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哈弗品牌是如此定义哈弗猛龙的:30万以内唯一的“带电带T带锁”的方盒子车型。不到20个字的一句话,就把猛龙最为核心的特点和卖点,全都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也正是这般清醒的自我认知,让我在猛龙身上看到爆款潜质——
翻开哈弗猛龙的资料一查,这专有名词繁多、各项参数横飞的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我横竖都看不下去,醒神一看,才从字缝里看出关键来,里面重点标注着“产品差异化”五个字。
所谓“产品差异化”,既是相对竞品车型而言,又是相对系列产品而言,后者前文我们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就不赘述了,至于前者,现阶段,与猛龙同价位的PHEV混动SUV几乎都是以家用场景为主,例如宋PLUS DM-i、UNI-K智电iDD等等,鲜有兼顾家用和越野的混动产品,猛龙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这是我所谓的“爆款潜质”。
这种差异,从造型设计上就可窥知一二,与造型设计上追求精致的对手、队友不同,哈弗猛龙在风格表达上,更注重野性表达,这种风格的需求量和认可度在坦克300之上也已得到验证,哈弗猛龙有复制成功的刻意,不论荷尔蒙爆棚的外观,还是智能化拉满的座舱,都可视作前者的延续,考虑到市场的逐利性,这无可厚非。
哈弗猛龙和坦克300的本质差异在于,猛龙不是非承载车身,它所采用的四驱为电四驱,前、后轴之间没有机械传动系统的链接,更没有中央差速器这种传统越野车的核心配置,猛龙尝试了新的组合——后轴驱动电机搭配一套牙嵌式的机械差速锁,这当中传递出的信息其实非常明显,猛龙不求越野上限,但求拉低门槛——
哈弗猛龙的目标用户并非高规格的越野玩家,而是想吸引那些对越野有兴趣的普通消费者,它要做的,是通过压低价格门槛和技术门槛让越野从小众走向大众,这一点,从哈弗官网所透露的信息便可窥知一二,哈弗猛龙自定义“新能源越野SUV普及者”。价格层面不用多说,16.58万元的起步价,大家都在卷的年代,哈弗没理由置身事外。
至于技术层面,哈弗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通过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构型,结合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实时路况,实现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用人话说就是,猛龙用户只需根据场景点选驾驶模式和动力模式,其它的交给“智能”即可,并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成本。
当一款越野产品既能消除用户越野技术的顾虑,又能解决用户日常使用的难题,它就具备所谓“普及者”的潜力,我在抓住市场空缺又洞察核心需求的哈弗猛龙身上看到了这些特性,三箭齐发的哈弗“龙系列”,这一次,是时候击中目标了吧……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