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0月9日,小鹏汽车内部宣布采购部门负责人停职,多名员工配合调查此事。
据知情人士称,在当日的内部会议上,采购部负责人李丰被停职,另有多名员工被点名留下配合调查,涉及人数相比年初那次更多。
![图片]()
对此,小鹏汽车回应表示,公司采取行动是正常的反腐倡廉行为,对于腐败行为,发现一起、纠错一起,绝不姑息,此次事件涉及面小,不影响商务、生产环节。
![图片]()
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健康”与“可持续”同样不可忽视。
![图片]()
今年年初小鹏进行了一波人事调整,其中,原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出任总裁一职,履职后,王凤英在小鹏内部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缩减预算、抓查腐败问题。
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非健康发展的问题频频发生。各大车企在抓质量与营销的同时,打造从上至下的自律也十分重要。
![图片]()
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新柯迪亚克将不会在中国市场销售,未来斯柯达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也并未明确。
Klaus Zellmer 表示,“我们正在与中国的合资伙伴讨论,试图确定未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工作还在进行中。”
![图片]()
此前有外媒报道,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并将会在 2023 年做出最终决定。
不过,斯柯达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此消息回应称,斯柯达尚未就调整战略的必要性做出任何决定,会继续与合资伙伴上汽大众保持持续和建设性的对话与交流。
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会审视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地位。
![图片]()
曾经风光一时的合资品牌,都已经或者即将被边缘化。
![图片]()
中国市场要求汽车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能否在中国市场上存活发展,是汽车企业证明自己能力的“晴雨表”。
从2018年起至今,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就多达数十个,之所以会退出中国市场,一是本土化改进乏力,二是技术升级换代缓慢。
斯柯达电动化转型迟缓,是其销量下跌的原因之一,如果固步自封,仍然守着老一套,在中国市场只能逐渐成为历史。
![图片]()
近日,有威马车主反映称,威马汽车的配套软件“威马智行” 和“小威随行”蓝牙钥匙和远程控车功能均无法使用,显示网络异常,疑似后台已停服。
据车主提供的照片显示,手机 App 界面显示“网络异常”,车辆的车机界面类似无网络状态,加载不出任何信息。
![图片]()
此外,威马的官方网站目前也已无法打开。有媒体多次致电威马汽车服务热线,均无法正常接通。
10月13日,威马汽车就此前车主反映的配套车机、手机App停服一事作出回应,其表示目前威马车机系统已经恢复正常,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片]()
车机无法使用,“智能车”变“智障车”,当品牌破产,用户体验应由谁来管。
![图片]()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科技、便利和环保的代表。然而,威马汽车的陨落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了疑虑。
从不能使用的车机系统和App,到无人接听的客服电话,以及各种售后问题,这些都让人质疑威马的品控和服务能力。
对于这些车主们来说,他们在购车时抱有的期待和信任早已付诸东流。希望威马能够通过破产重组重新崛起,为车主们带来一个交代。
![图片]()
10月13日,长城汽车旗下魏牌CEO兼坦克及魏牌营销总经理陈思英通过社交平台个人账号宣布离职。关于离职原因,陈思英在发文中表示是出于“家中的一些情况”。
![图片]()
资料显示,陈思英是汽车营销市场的“老兵”。2001至今,陈思英先后在南京菲亚特、南京名爵、上汽乘用车、北京汽车、观致汽车与吉利领克担任销售岗位要职。
陈思英在任期间,魏牌销量出现小幅增长。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9月,魏牌累计销量为3.30万辆,同比增长8.22%。
![图片]()
魏牌这艘大船,掌舵者再次空缺。
![图片]()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目前面临的是新能源转型的阵痛期,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汽车依然需要不断努力扩大品牌市场认可度和提高销量,而合适的人才也需要加入才能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人力、技术、车,长城在魏牌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毋庸置疑,魏牌成立的第7个年头,更换的第7任高管又走了,接下来将有怎样的调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