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瞭汽车/正琦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出海浪潮日益凶猛,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中国车越来越多。然而,美国市场一直是中国新能源车未能充分渗透的区域。
但最近,随着雷蒙多访华,西方大国和东方大国建立经济领域工作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似乎有了转机。只不过,这种转机可能是以一个关键中游产业的合作作为出发点。
1.美国电动车产业受阻,只因电池太贵?
这个新能源车产业便是汽车的动力电池,目前中国已经在这一产业上有了较为领先的优势。如今,以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电池生产厂在成本以及性能上已然领先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竞争对手。
美国长时间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打压政策收到了恶果。在美国补贴政策的“呵护”下,温室里的美国汽车电池产业可谓是裹足不前。他们的产品不仅成本较高,在性能上也并不出众。
虽然说NASA在固态电池的技术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技术应用到量产还有很长距离。最近几年,美国还是得老老实实用这些性价比不太高的电池。
由于成本居高不下,美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一直没有太大进展,销量仅占整个汽车市场的7.2%。昂贵的电池拖累了美国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也因此连累了新能源车的销量。而如果中国的动力电池厂家进入美国,很可能会大幅降低美国新能源车的成本。
2.让特斯拉走向世界,中国电池性价比多高?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而言,电池系统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2%左右。而电池的续航以及充电效率又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与油车之间用车感受上的差距。因此,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对燃油车的弯道超车,其关键就在电池上。
而大部分美国本土车厂的电动车由于电池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原因,价格居高不下。以在中国热卖的特斯拉Model Y为例,在美国本土这台车的售价高达69000美元(约合46.17万元人民币),而在中国Model Y的售价不过26.39万。
相较于美国版本的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电池让上海超级工厂节省了14%的电池成本。再加上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与工人的辛勤劳作,特斯拉上海工厂产出了全球成本最低的特斯拉汽车,并从上海销往全球,实现了钢铁侠马斯克的电动车革命。
特斯拉从中国的电池产业中得利,其他美国车企自然也会眼红。但是中国电池大厂要想出海,还得仔细考虑一下除经济因素外的一些风险。
3.政策大棒直接糊脸,没收把戏或再上演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电池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354.6GWh,而累计装车量仅为184.4GWh,之间巨大的产能差距显然需要更大的市场消化。
而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较低,也就意味着未来提升的空间巨大,倘若中国电池企业一拥而上抢占市场,无疑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消化不少过剩产能。
但是,美国近几年对外国企业经常施行不友好的贸易保护政策。加税与提升美国本土电池厂家的补贴都会给中国电池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同时,美国还可能在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直接过河拆桥,没收中国电池企业在美的投资与工厂。
下一届美国大选,特朗普极有可能卷土重来,再度竞选美国总统。一旦其就任,恐怕会继续挥舞逆全球化大旗,将当年针对Tiktok的手段重新施加在中国电池企业身上。
因此,以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必须谨慎衡量出海美国的机会与风险。毕竟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生意谁也不想干。但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不拥抱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中美国车企很可能会被越甩越远。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