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欣
中国汽车的崛起,从中国电池开始。美国人发明了锂电池,中国人却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绿色低碳出行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广,汽车动力电池呈现井喷式发展。2021年-2025年,预计需求量将达到5倍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40%。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将会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产业链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中国电池团战,宁德时代包揽全球1/3市场
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已经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超1/3的市场份额,达到33.5%。9月5日,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球电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82.6%,延续了25个月的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94.8%,在大基数的情况下,依旧以高于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稳坐全球电池装机量榜单榜首。这是宁德时代今年连续第7次拿到冠军。13.3 GWh的装机量,与第二名拉开超一倍的差距,不过值得骄傲的是,第二名也是中国企业。
比亚迪在7月的表现颇为抢眼。继4月、5月之后,比亚迪装机量以205.6%的增长速度,今年第三次从LG新能源手中夺过了亚军。
榜单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6个席位。中创新航以0.1 GWh的优势,险胜三星SDI,位居第六名。
国轩高科、欣旺达和蜂巢能源分别位列前十名中的后三个席位。其中,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的装机量涨幅均逾210%;欣旺达涨幅高达532.1%,市场份额也从原先的0.6%增至2.1%。
韩电池企业增速放缓,日本逐渐淡出
相比中国企业的破竹之势,韩国电池代表企业 LG新能源 和 三星SDI 的装机量涨幅则逊色很多。LG新能源同比微增5.9%,市场份额下滑8个百分点。三星SDI 的装机量增长66.3%,数字看起来不错,但在一众突飞猛进的中国企业面前,依旧是弟弟。
韩国的研发资金比较充足,三星电子和LG两大巨头都在重点开发生产锂电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LG作为特斯拉的供应商,尽管特斯拉提高了汽车工厂的产量,但Model 3和Model Y 的销量大幅下降,导致LG装机量受到特斯拉的影响。不过好在福特野马销量增长迅猛,LG依旧处于增长区间。
SK On以0.5 GWh的装机量,排名仅次于日本企业松下,涨幅66.6%远超松下,不过松下和SK On的市场占有率均在下降,电池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针对韩国电池企业,SNE Research指出,“虽然韩国电池制造商继续与北美和欧洲企业进行联合投资,但欧洲对电动汽车的质疑以及部分国家补贴政策受限等世界范围内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此外,为了应对美国《降低通胀法案》和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韩国电池制造商似乎有必要对全球市场采取一个更具战略性的措施。”
日本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便有了松下、三洋和索尼「初代“三巨头”」,彼时锂电池年产量4亿,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随着锂电池的成本上涨,日本一度转而攻克氢动力,如今已经逐渐淡出汽车动力电池板块,只有松下还留在前十名榜单之中。
锂电池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未来5年,“技术驱动”依旧是动力电池的核心。首先,动力电池仍处于乱战之中,三元体系、铁锂体系,固态电池、钠离子等等,很难说孰强孰弱。没有颠覆性技术问世,意味着行业并不成熟,未来格局恐怕还会有很大变动。
其次,未来市场对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并不明朗。供需两侧的同步探索将使技术在未来5年内继续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总体来看现状,中国和韩国电池企业之间的装机量差距持续拉大。中国电池企业占全球整体市场份额的62.4%。韩国则为21.9%的。
中国电池企业正在慢慢蚕食日韩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