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美瑞:弱小、无助又可怜!
最近聊的火热的大陆地区丰田旗舰亚洲龙
终于在22号公布了其指导价格
话不多说,上图
先从动力说起,亚洲龙全系采用2.5L发动机
分为2.5L自然进气和2.5L混合动力两个版本
其输出功率也与凯美瑞保持了高度一致
2.5L NA最大功率154Kw(209hp),最大扭矩250Nm,搭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2.5L混动的版本,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31Kw(178hp),最大扭矩221Nm
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88Kw,最大扭矩202Nm
综合输出功率在160Kw(218hp)左右
从这些账面数据上我们能够看出,其实丰田从B级到C级轿车基本采用了相同的动力配置
而目前2.0的车型也没有同步上市,也不知道是否会推出2.0车型
因此就目前售价来看,还是十分合理的
同时也给了广汽丰田的同门大兄弟凯美瑞了很多压力
(就目前来看这是要逼着凯美瑞降价的节奏啊)
从市场角度而言,我们都知道亚洲龙来到大陆是为了顶替原有皇冠的位置
扛起丰田中国旗舰车型的大旗,那么这一往日美国市场销量冠军是否能够适应中国水土呢?
以目前的关注度包括定位来看,应该是肯定的
与凯美瑞高度的价格重叠,换来了与雷克萨斯ES相近大小的车身尺寸
与凯美瑞、雷克萨斯ES同为TNGA架构的产物,让他注定有了更大的优势
所以相对于“固执”的皇冠,其实丰田的亚洲龙更能贴合中国消费者对于购车的需求
(Em~~~至少更贴合大环境,毕竟热爱大后超的人还是少部分,虽然我也是少部分)
简言之,丰田中国就是想通过一台挂着丰田标志的“简配”雷克萨斯(丰田中国旗舰)
配合着凯美瑞、雷克萨斯ES涵盖整个B级车型的市场
所以在厂商的理想层面是相对成功的
那么回到大家关注的凯美瑞、亚洲龙以及雷克萨斯ES内部竞争的问题
就凯美瑞以及亚洲龙的所谓错位“双子车型”战略(不是指雅阁和Inspire)
其实在国内已经是很普遍的做法了
我们之前看到的别克的君威、君越,福特的蒙迪欧、金牛座也都是这样的搭配
而从上述车型很难说到底是运动和配置甚至是设计更能吸引消费者
还是空间、更上半层楼的感觉更能取悦客户
所以在这方面,错位双子车型战略对于厂商是为了让产品全面贴合整个中级市场
而在消费者层面就是对于那些觉得凯美瑞不够大只
而预算又不足以承担ES的潜在用户,丰田给你提供了亚洲龙的选择
接下来就是亚洲龙和雷克萨斯ES了
刚刚说了亚洲龙就是一台全面“简配”的雷克萨斯ES
那么到底简配在哪里了呢?
抛开品牌名誉度(就是你面子工程和装X能力先不谈)
首先一定是设计,目前对于雷克萨斯而言,正是纺锤体家族语言日渐成熟的阶段
而对于丰田来说,好像还是在不断摸索的阶段
丰田力求通过繁复线条达到这种之前烽子介绍的“繁即是简”的视觉效果
但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或者说没有营造一种高级感
况且这样趋于年轻化的设计真的适合这种家用与部分商务用途的车型么
不过,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丰田还是在功能性以及汽车营销战略上有很深的功底
亚洲龙的外观给人的感觉是偏向稳重和商务的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种感觉并不是亚洲龙的特有属性
换句话说,整个B+车型市场受制于车身长度的视觉营造影响都是偏向稳重商务的
而也受制于此前雷克萨斯ES的影响
当我们第一时间看到亚洲龙的时候,就能给人主观上虽然偏年轻但是却很沉稳的感觉
但是作为副作用,在设计上同为繁复线条,亚洲龙确实缺失了高级感
可能这也是为把亚洲龙拉回自己定位的现实吧
不能给你一个雷克萨斯的底子你就飘了呀,不能让你逆袭啊
那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AJ嘛
转眼内饰,还是说道“简配”
为什么我说“简配”而不是“减配”
最突出的点
因为亚洲龙在配置的竞争力上并不弱,再加上价格的优势
那在其他方面呢?
首先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亚洲龙给人的感觉很简约
中控一个统一平面,集合了各种功能设备
同时大面积贯穿式的线条也拉伸了整个横向的视觉感
同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副驾驶侧富有层次感的空调出风口设计
如果是采用实木贴片配合棕色内饰的版本还是很贴合上一代ES的感觉的
同时我们在高配上还看到了这种菱形格设计
可以看出丰田还是有意图去提高整个内饰的高级感的
但是至于效果层面,你倒不如把加工的成本放回设计层面把中控好好设计一下
简言之,亚洲龙在内饰设计上无论是配色还是用料在同级别都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
而中控的设计一下又拉回了现实,没有特点不说,让整个内饰的档次感低了不少
烽子也会在试驾车到店后,进一步为大家带来关于外观、内饰上的补充
以及在配置方面、驾驶性能以及舒适程度方面的评价
同时我也将比较亚洲龙在动态层面与凯美瑞、重点与ES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敬请期待
-防走失指南-
微信又改版啦,
好多小伙伴说找不到火箭选车了
怎么办呢?
看下图,教你三秒最快找到我们~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车圈资讯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八点
与你相见
💛如果你也觉得文章很精彩
点击「在看」集合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