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长城汽车2018年营收下跌、利润仍旧没能达到预期,但是从财报数据来看,长城汽车已经开始进入稳定收获期。
3月25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召开2018年年度业绩新闻发布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出席发布会并讲解长城汽车2018年年度业绩及未来发展计划。
根据财报显示, 2018年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992.30亿元,同比下降1.92%;实现营业润62.32亿元,同比上升6.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润52.07亿元,同比上升3.58%。
![1553563333220728.png]()
对于净利润的上升,长城汽车表示是集团进行研发项目精细化管理,将部分研发投入进行资本化处理,并且本集团资金利息收益增长, 促进本年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6.51%。
可以预计的是,尽管2018年长城汽车没有公布具体研发资金,但是绝对不会少。
近两年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是闹心的两年,利润、销量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大多会遭遇极强的再向上阻力,在阻力面前,长城汽车加速全方位布局,现在已经开始迎来收获期。
长城汽车在2018年完成了旗下哈弗、WEY、欧拉和长城皮卡四大品牌的独立运营,实现了品类品牌的体系化变革,并且各个品牌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
数据显示,2018年,长城汽车实现销量105.3万辆,尽管与2017年107万辆销量相比有所差异,但是在整体汽车市场下滑的状态下保持稳定已经实属不易。其中哈弗品牌销售76.61万辆,WEY品牌实现销量13.95万辆,皮卡销量13.8万辆,欧拉品牌销量3515辆。
![1553563402636981.jpg]()
与前两年相比,长城汽车的销量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
翻看近几年的财报,长城汽车在2017年的研发费用是2016年的八倍,而对于去年净利润的腰斩,长城汽车给出的理由是包括购车让利、品牌推广费用增加和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而且,在2018《互联网周刊》和aNet研究院公布最新的车企研发排行榜中显示,长城汽车位居2018年汽车研发排行榜第一名。
资料显示,去年1月24日,长城汽车在奥地利设立了研发中心,用以加快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长城计划到2020年向该中心总计投资2000万欧元,3月28日,长城汽车重庆永川区的新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未来该基地将生产旗下的高端皮卡和中大型SUV哈弗H9等车型,该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5亿元。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和保定的氢能创新中心长城也组建了一支600人的世界级氢能技术研发团队,到2022年将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型。
长城汽车表示,未来将投入300亿元人民币用以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
众多的前期投入都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汽车市场,为企业以后的发展铺路,正所谓钱都是花在刀刃上。
魏建军表示:“2018年,汽车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回落。一方面由于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消费者信心疲软等因素的影响所致。国内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汽车产业已迈入品牌向上,高品质发展的阶段。”
![1553563387192260.jpg]()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车市寒冷,但是魏建军对未来长城汽车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也预示着接下来长城汽车将迈入高品质的发展。
对此,长城汽车放出2019年120万辆的销量目标。在寒冬车市中想要实现如此增长并不容易。据介绍长城汽车确立了以清洁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目标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城汽车的计划中,海外市场是新得增量市场,2019年是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元年”。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研产销布局,并加强了对外合作。
在研发布局方面,长城汽车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和韩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构建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全球化研发布局,组建了全球化的自主研发团队。未来,长城汽车将投入300亿元人民币,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
在销售方面,长城汽车积极展开全球布局,目前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的销售公司基本已完成品牌切换。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州工厂即将正式投产,这是中国车企在海外建设的首家具备四大工艺的现代化制造厂。建成投产后,不仅将促进当地的销售规模,并将辐射东欧市场。此外,继保定、徐水、天津外,长城汽车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项目亦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魏建军表示:“面对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本集团保持创新意识,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制度、机制、模式及文化创新为公司坐享全球做好准备,打造最具价值、世界级的国际化品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