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汽车的四只“脚”,经常行驶难免会遇到爆胎,或者是其它意外导致原厂轮胎不能继续使用。此时车上的备胎无疑会派上用场,而显然大部分消费者车辆配备的是非全尺寸备胎。我们都知道,使用非全尺寸轮胎对会导致抓地力下降,操控变差,影响车辆行驶安全。那么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砖叔自然要实地测试一番。
![]()
1.非全尺寸备胎对汽车刹车、操控性能的影响
2.备胎胎压对备胎性能的影响
![]()
同一台车,在相同路面条件下,分别测试车辆使用原厂轮胎、非全尺寸备胎(分胎压正常/不足)共三种情况,正常行驶下车辆时速80km/h刹车距离、最大绕桩时速以及正常行驶时车辆是否存在跑偏现象。
![]()
![]()
砖叔选取的实验对象是海马S7
车型:海马S7 2017款 1.8T 自动豪华版
发动机:1.8T
最大马力:188PS
最大扭矩:230N·m
驱动形式:前置前驱
原规格轮胎是16寸轮毂,轮胎尺寸为215/70 R16 100H,型号是佳通 SAVERO HT PLUS,是一款专为城市SUV设计,注重耐磨性能和低滚动阻力的轮胎。![]()
备胎尺寸使用的是16寸轮毂,轮胎尺寸205/60 R16 92H;型号是佳通Comfort 221。
![]()
![]()
1.测试车辆使用
原厂轮胎、非全尺寸备胎(分胎压正常/不足)
在时速80km/h的最短刹车距离。
▼
![]()
2.测试车辆使用
原厂轮胎、非全尺寸备胎(分胎压正常/不足)
正常行驶时的跑偏情况;
▼
![]()
![]()
3.测试车辆使用
原厂轮胎、非全尺寸备胎(分胎压正常/不足)的
最大绕桩速度。
![]()
![]()
![]()
![]()
原厂轮胎80公里时速的
最短刹车距离:29.29米
![]()
非全尺寸备胎(胎压正常)80公里时速的
最短刹车距离:30.02米
▼
![]()
非全尺寸备胎(胎压不足)80公里时速的
最短刹车距离:28.84米
▼
![]()
(图表 红线 代表实时速度,黑线 代表实时减速度)
从实测的结果看,使用原厂轮胎比使用胎压正常的非全尺寸备胎在80公里时速的刹车距离要缩短0.73米,而使用胎压不足要比胎压正常非全尺寸备胎的刹车距离更是缩短1.18米。为何使用胎压不足的非全尺寸备胎刹车距离反而最短?
原因如下:刹车距离跟轮胎的接地面积息息相关,原装轮胎宽度为215mm,而备胎为205mm,在胎压相同的情况下,原装轮胎的制动效果比备胎效果更佳。但在备胎胎压不足的情况下,备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刹车距离也就更短了。
![]()
但是,从图表中的减速度曲线可看出,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原厂轮胎>非全尺寸备胎(胎压正常)>非全尺寸备胎(胎压不足)。实际上,非全尺寸备胎在胎压不足的情况下制动,车身摆动也是最大的,不利于安全。
![]()
原厂轮胎
无跑偏现象
▼
![]()
非全尺寸备胎(胎压正常)
跑偏不明显
▼
![]()
非全尺寸备胎(胎压不足)
有较明显跑偏现象
▼
![]()
毫无疑问,装备原厂轮胎的车辆有着良好的导向性,而使用非全尺寸备胎的情况下,车辆或多或少都有跑偏现象,尤其是胎压不足的情况下,跑偏现象最为明显,并且行驶过程中方向盘伴随着轻微的抖动。
![]()
![]()
从实测的结果看,使用原厂轮胎的车辆最大绕桩速度要比使用非全尺寸备胎的行驶极限更高,而在同使用非全尺寸备胎的情况下,胎压正常也要比胎压不足行驶极限更高。
一方面,原厂轮胎更宽的胎面,有着更佳的抓地效果,操控极限自然更佳;反观非尺寸备胎,不仅接触面积比前者小,而且轮胎直径也小一些,导致车头存在一边高低。这种情况必定会影响车辆的转向响应。特别是在胎压不足的情况下,操控表现会弱化很多。
![]()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测试下,原厂轮胎都能保持最为稳定的表现;而装上正常胎压的非全尺寸备胎后,刹车距离会变长。如果备胎胎压不足,则会出现跑偏,特别是在刹车时,跑偏更为明显。
![]()
事实上,非全尺寸备胎仅适合紧急临时使用,而且对于其使用条件,厂家都有明确要求。一般换装备胎后行驶车速不得超过80km/h,不能激烈驾驶,并尽快补胎换回原轮胎。即便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较长时间使用非全尺寸备胎时,砖叔建议务必确保备胎胎压符合要求。这就意味着每当车辆保养时,车主应对备胎胎压进行检查,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