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舒适>性能,养车比叫滴滴更贵!
相信每个爱车的人都有一个汽车梦,
都设想过有朝一日,
把爱车迎娶回家,
并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俗话说,
不开车不知道自己道行浅,
不上路不知道社会套路深。
总有些坑,只有买完车后才能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买完车后的那些坑。
忽略保值率,卖车时亏到死
▼
很多人买车的时候,只图一时爽,
只关心外观、配置、性价比等,
却唯独忽视了保值率。
等你准备换车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
我的车竟然这么不值钱!
10万的车,开三年,
四五万竟然都卖不出去。
如果能多卖几万,
现在完全可以换一个更好的车。
更惨的是,
如果你买的是一辆保值率较差的国产车,
买的时候只比同级合资车便宜两三万。
但卖车的时候,
却要比保值的合资车型便宜上四五万。
综合算下来,几年中的使用成本,
甚至比合资车更贵。
而这几年中其带来的驾乘体验,
还远没有合资车好。
多花了钱又只买到一辆更差的车,
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盲目买7座,还不如座高铁
风和日丽下,翠绿的野外,寂静的湖边,
一家人,老婆、孩子、爸爸妈妈,
在野炊、在踏青,享受自然,享受风景。
而旁边停着一台7座车。
很多人正是被这样的广告打动,
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要开着7座车,
带着全家人去旅行。
但真的买了一台7座车之后才发现,
想凑齐一家人的时间,比登天还难。
而且,7座车的第三排空间,
短途还能忍,长途的话真是谁坐谁受罪。
艰难的决定让谁坐第三排后,
你还会尴尬的发现,
后备箱也已经装不下7个人的行李。
所以开上7座车带着全家人旅行,都是骗人的,
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现在的飞机、高铁,又快又方便,
全家出行的话,先飞到目的地,
然后在当地租个7座车,
会是个既省钱又省时间的办法。
有朝一日能用上,结果一天也用不上
一脚地板油、伴随着发动机的咆哮,
泄压阀的颤音,
在风驰电掣中感受速度与激情。
相信这是每个爱车的男人无法拒绝的。
抱着这样的幻想,
很多人买车时都盲目追求大马力,
希望有朝一日能用上,
但买回来才发现,在拥堵的城市中,
再大的马力,几乎一次也用不上。
堵成狗的早晚高峰,
布满井盖、坑坑洼洼的路况,
再加上电驴子、老年代步车,
占路的路边摊、横冲直撞的行人和碰瓷党,
别说享受速度与激情,
小心翼翼的慢慢开,都唯恐避之不及。
偶尔在红绿灯路口,
和其他车PK一下起步速度。
还可能招来一句不友好的问候。
甚至可能为此领到一张超速罚单。
对我们日常家用来说,
可靠性>舒适性>性能。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专业玩车的性能党,
那完全没有必要在动力、性能上烧钱,
你用不到也就算了,
车子本身也会很憋屈。
养车贵到死,还不如每天打车
“叫滴滴怎么这么贵,等我买了车,
就再也不用被滴滴坑了。”
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特别是滴滴发布年度账单的时候,
很多人更是为此下定了买车的决心。
但买车后才发现,
和养车相比,每天打车真是太便宜了。
养一辆车你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谁都要来咬一口。
油费、保险、保养、洗车、停车费等等,
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加上现在满大街的摄像头,
谁一年还不得交几个罚单啊。
一辆10万块钱的车,一年跑2万公里,
也要大概2万元的用车成本。
这还不算车的折旧,和修车的费用。
算下来,这远比叫滴滴贵多了。
而且叫滴滴的话,下车就走,
还省去了找车位的麻烦。
也避免了为了找个车位开出去1公里,
自己再默默走回来的尴尬。
所以,如果只从经济角度考虑的话,
买车真不如叫滴滴实惠。
花钱买高配,一年也用不上几次
现在汽车的配置越来越炫酷,
全车的大屏幕、抬头显示、全景天窗等等,
再加上各种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车联网等,
置身其中仿佛科幻片中的场景一样。
于是很多人割肉、吃土选了这些高科技配置,
设想着,当女朋友坐在副驾的时候,
自己可以狠狠的炫耀一番了。
但现实却是,这些配置都是中看不中用,
语音控制电脑听不懂,
手势控制电脑慢好几拍。
本想跟女友装个X,
没想到最后冷场到尬癌都犯了。
全触控的大屏,
用起来反而不如实体按键顺手。
日常驾驶中,换挡拨片也基本就是个摆设。
分区的空调,
除了每次调温度都要调两次以外,
和普通空调也并没什么区别。
至于自动泊车、驾驶辅助等,
老司机不屑于用,
新手司机也不敢用。
毕竟它们的聪明程度,
可能还赶不上新手司机。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
这些所谓的高科技、炫酷的配置,
不但一年也用不上几次,
而且有些并不比手动的,
或者老式的配置好用。
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有车以后的生活,
却并不一定如我们想象中美好。
养车真的比打车还贵。
对家用车来说,可靠性>舒适>性能。
尽量避免买车一时爽,用车两行泪!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