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一些情怀因素而言,任何工业产品的换代升级,都是希望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只不过有些时候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往往会冲在最前面,所以路虎发现的换代产品-发现5一面世,就被众多围观群众吐槽,但事实上这车到底怎么样?
这是真发现还是假发现
之所以能引起圈内外人士各种讨论热议,就是因为发现5取消了沿用三十几年的非承载式车身。在一些人眼里非承载式车身就是保证越野能力的前提,用了这么多年非承载式车身,这年头说变就变?非也,发现5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和新平台后,大量应用的铝质材料使车身大大降低,车辆的操控性能也随之得到改善,这点在这次试驾中让人深有体会。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换代车型,发现5也削去了当初的棱角,以圆润可人的外观风格示人。外观从来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般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看上去依然是一辆贵车的作派,以后在路上撞不起。

上路一试究竟怎样?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还是要试。脱胎换骨之后的发现5,可以说是表现最为优异的发现车型。铝质轻量化平台的应用,最先受益的就是你那柔嫩又敏感的屁股,因为发现5在铺装路面上的舒适性确实很到位,不过减重了几百公斤,车重依然会是发现5的硬伤,但作为这个级别的SUV,2吨出头也算是可以了。
全系标配的电子空气悬挂像吃豆人一样把路面上大部分的颠簸都吃掉,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全数轻量化,而且电子化的应用也带来了奇效-动态稳定控制(DSC)和车速感应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AS)也在无时无刻的起作用,只是如果你选择了21寸的大轮圈的话,你得为拉风的外形付出舒适性的代价。
路虎引以为傲的全地形反馈系统用了十几年后,到了发现5这就升级为第2代,除去普通的驾驶模式外,整个系统包含草地/砂砾/雪地、沙地、泥沼/车辙和岩石四个模式,基本覆盖所有能遇到的非铺装路面。

而且更令人刷新三观的是还配了一个“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ATPC),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非铺装路面版定速巡航,为的就是让你专心躲开障碍物,如果你一不小心冲进水坑,发现5最大900mm的涉水能力也能保住机盖下的3.0L V6机增发动机。经过一系列的越野体验之后,我只想说,那些说发现5用承载式车身后根本就不能越野的人,就是不折不扣的键盘车神!
发现5上智能的越野功能使得非铺装行驶变成了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你既不用频繁的切换差速锁,也不用提心吊胆,唯一要做的就是握稳方向盘。

日常用车相当方便
在发现5还没发布之初,路虎官方就请来了美食界大名鼎鼎的贝爷拍了一条高空调节座椅的广告,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然并卵的东西。但当我亲自接触到这台车并与之相处之后,我才发现这些想法是嫉妒多于客观。因为这些功能实在是太有用了!
单纯拿这个来说事,不论是你在去地库的路上还是停完车回到家,选装InControl遥控程序之后,直接在手机上对第二、三排座椅进行调节。虽说这些东西确实可有可无,但有一些产品的价值就体现在了这些细节上,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可能需要多加努力,才能有机会体验这些额外的不同。

原本以为发现5的七座会比较鸡肋,但事实上并不是。二三排座椅其实都保留了足够的功能实用性-连第三排都配有杯架,得益于阶梯式车顶的设计,不论二三排头部空间都相当足,由此可见发现5还真的是非常厚道的,而且第三排的隔音效果也还是能接受的,所用上的降噪技术就是一位称职的接盘侠,把多余的噪音都给接收掉。

现在厂商都在发掘七座SUV的潜力,发现5这下也不能迎合国内大部分有七座需求的买家,2923mm的轴距已经足以把现在在售的七座SUV压在身下,只是用上第三排座椅的时候,后备厢的容积就只能削减了,这也无可厚非,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出最大的利用效率,工程师们可没少花脑力。

更神的是发现车内各种USB接口(还是3.0的)、HDMI接口、中央扶手冰箱一应俱全,而且在中控台还带有隐藏式的储物格,如果想藏点什么关于情人的小秘密的话,那是极好的(切勿模仿)

总结:就差钱了
试驾完毕,回到熟悉的大广州后,我竟感觉到一丝空虚,因为发现5实在是出色得有点离谱,它能跑能越野,还能让你和家人云游四海的时候更舒心,这种感觉,还真得试过才能知道。有人说它的味道变了,至少外观再也不是以前熟悉的发现了,依我看,发现5应该什么都换新的,再设计个和发现4类似的车壳,这不就得了吗。但我现在更关心的是,我和它的距离,大概就只差个10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