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下一代组装成本降低50%,谁能扛过价格屠刀?
当地时间3月1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工厂举行首次“投资者日”活动。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万众瞩目中介绍了包括发展可持续能源的“宏图计划3”(Master Plan 3)、建立墨西哥工厂、Cybertruck皮卡新车发布等多项策略信息。
虽然“投资者日”活动中备受关注的Model 2新车缺席,但特斯拉带来了更多新一代平台的前瞻计划。特斯拉工程师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下一代特斯拉车型组装成本拟削减50%。
清洁能源闭环与全方位降本
当地时间3月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举行的首次投资者日活动上首次揭晓了特斯拉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前瞻性规划——“宏图计划3”。
围绕实现地球可持续能源发展,马斯克给出“储能240TWH,可再生能源30TWH,制造领域投资10万亿美元”的目标,并将这一“宏图计划”分出5个阶段路径:在现有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电,全面转向电动汽车,普及热泵使用场景到家庭、企业和工业,高温热输送和氢气以及可持续能源供给飞机与船舶。
为了进一步促进世界能源转型,电动汽车必须被消费者大规模采购,这就意味着市场需要更便宜的车辆。特斯拉公司计划将下一代驱动单元成本降低约1000美元,碳化硅减少75%。特斯拉的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车辆硬件的集成化上,特斯拉从Model Y开始减少汽车零件数量,实现一体压铸。
实际上,2021年柏林工厂开放日特斯拉就已向公众展示了 Model Y 的车身压铸机及对应模具,压铸出的Model Y前车身+后车身+底盘电池包组合成车身。这一一体压铸技术将大量减少车身零部件、降低车身复杂度并实现减重,与此同时车身焊接线及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及工人将由一台压铸机替代, 压铸成型后的一体式车身无需再进行二次热处理,大幅提高制造效率。
此外,特斯拉通过改造传统的“压铸 —车身—喷涂——总装”为“并行+串行组装”,将车辆分为 6 大部分,并使得其可以并行组装,使得车间操作密度提高44%,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了30%,车间使用面积降低了40%,最终大幅降低50%的生产成本、工厂资本支出,得以降低单车成本。
单车超低成本的背后
大规模降本,特斯拉的底气来源于其行业突出的利润与溢价空间。根据2022年最后一季度各大车企的官方财务数据不难看出,特斯拉9711美元的单车销售利润远超奔驰、宝马、通用等其他品牌稳居榜首。
特斯拉2022年财报显示,特斯拉全年营业收入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35%,GAAP净利润同比翻倍,达到了126亿美元,全年营业利润率为16.8%,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8.5%。
特斯拉内部长期有一个“第一性原理”的概念,所谓“Reasoning with First Principle”,即对问题进行降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特斯拉认为,汽车成本的“本质”就在于工厂。特斯拉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就是它的超级工厂,工厂运营下的生产效率直接决定整车制造成本。
如此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使得特斯拉的规模效应在“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上连续突破季度销量10万辆、20万辆、30万辆的大关,在单车成本快速走低的同时实现了单车车利率的跃升。
规模效应给予特斯拉的更大加持,是品牌价值的提升。在燃油车世界,一个企业工厂很难在品牌层面集体涨价,然而特斯拉曾通过全系涨价来维持供应链变动影响下成本上升的利润率水平。特斯拉不仅拥有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产品价值的认可,同时坐拥成百上千“忠心”的供应商。
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时,特斯拉曾表示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已经超过了95%,电池、整车冲压模具、车身钣件、内饰、电子设备等供应商基本都来自本土品牌。超级工厂的建立,一方面吸引着当地的低价供应商,另一方面在材料生产成本、材料运输成本、关税成本等方面享受着供应链高度本土化的红利。
总体来看,特斯拉目前所具备的优势是综合性的,单车成本低只是直观结果,原因则是特斯拉的规模优势、技术壁垒、大笔研发,行业先行者的优势+持续的技术创新,让特斯拉有了品牌溢价,降价后的低价策略也能使其实现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再度反哺研发与技术,开始了良性循环。
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从目前公布的整体规划看,特斯拉正向其“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闭环、大幅降低整车成本以实现2000万台年产销目标”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可以说特斯拉引领着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在整车机械部件集成化、电子架构集成化、软件自研比例等领域全面领先于传统车企。其整车产品的集成化与其强大的工程能力相匹配,简洁的产品设计与高效的生产制造相结合使得其整车产品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定价权。
一石掀起千层浪,特斯拉强烈的降价信号势必会在全产业链端掀起降本冲击。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变革迅速,供需格局的边际变化、行业竞争、技术及资本壁垒是扰动各环节产品价格的因子,在上述因子单一或共同作用下,该领域或会遭受较大的成本压降冲击。
2023年1月,国产电车曾在特斯拉月内多次降价中被迫打响一场惨烈的价格战。根据日前业内消息称,仅此一月中国产电车销量业绩一片哀鸿,零跑交付1139辆,环比大跌87%,同比下降85.9%;小鹏交付5218台,同比下降59.6%,环比下降53.8%;哪吒下降45%,整体销量大跌。特斯拉降价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国产电车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尚且“卖一台亏一台”的国产新能源车市场,形势愈发不容乐观。
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能否扛得住特斯拉这一波降价攻势至关重要。特斯拉能够做到既控制成本,同时兼顾不失较高的利润回报,现阶段的国产电车却无法实现销量和利润的双赢。这意味着,国产电车仍有较大的进步和优化空间。
通过特斯拉低成本模式的剖析不难发现唯有掌握更多自主技术和上游供应链优势,尽可能降低成本和价格,才有更多活下去的机会。这或许就是竞争激烈、行业内卷的新能源市场的真实现状。如果能够扛得住这一波价格战,不断优化自身供应链、持续深耕自主技术,实现降本降价,国产电车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