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李静文
美国既然不希望华为成为苹果,也必然会阻止华为成为特斯拉,不造车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对自己保护的问题。毕竟,华为至今仍是一个在全球赚钱的中国公司,西方国家,有损失折腾华为的能力,低调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华为成为了国内标杆企业的存在,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很大的关注度。不久前,一张海报就引起了一些争议,AITO最新推出的一张海报,在右上方有一个“HUAWEI”字样,因此,有人就认为,华为在汽车研发、设计、运营等方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华为一再强调不生产汽车,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
华为不造车,旨在提升汽车体验感
针对于造车的传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CEO余承东在采访中,重申华为不会亲自造车。全面地诠释了智能汽车业务模式,并补充了华为建立生态汽车联盟的意义。目的是挑选优质的汽车制造商,加入问界,联合共同开发,将汽车的体验提升到极致。
目标是要把产品区分开来,抓住汽车变革的机会。具体来说,华为全程地参与了从底层系统到 UX的设计,再到功能的决策。除了 HarmonyOS的底层平台外。
![]()
人机交互、 分布式能力等六大核心技术,都是鸿蒙智能驾驶舱的核心技术。除提供鸿蒙系统之外,还配备了产品定义、客户需求、用户操作等功能。
智能化更人性化了,比如,上车后,导航完全脱离了手机。其次,将手机应用程序融入到智能驾驶舱中,且用完不留痕迹。鸿蒙的座舱贯穿了智能产品,突破了传统驾驶舱的限制。
![]()
合作车企即将走向盈利
在余承东之前的采访中,就说过,华为在汽车软件、硬件、芯片方面,一年投资将近一百亿,目前华为的投资还在逐渐加大。华为立志让每辆汽车都配备technology技术。余承东并指出,华为将专注 20 万以上中高端车型,低端车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智选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必是与华为合作最早的公司。
尽管赛力斯销量大增,但仍然处于损失,主要原因是2022年原料稀缺,致使生产成本攀升。余承东表示:汽车厂商的前期投入比较大,但如果销量好了,那么华为的利润,肯定会让给汽车厂商。并表示华为密切合作伙伴将在一到两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
带领中国车企抗衡美国车企
余承东认为,中国今后要想和美国汽车厂商抗衡,关键在于各零部件的智能化。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将会是智能互联汽车的一个窗口,华为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一年多的时间,就做出了三款汽车,余承东说道,节假日都在工作,为此付出了较多的努力。余承东表示,无论走到哪里,要带领这个团队,都要成为中国最好团队。首先华为要帮车企销售一百万台车,才能达到华为车BU在2025年的盈利的目标。
![]()
谈及市场竞争时,余承东认为需要多个兄弟并肩作战,所以华为才建立了一个生态联盟。余承东说:我想,这些跟华为有过密切合作的汽车制造商,将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存活在最后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写在最后
事实上,华为在2020年的时候,就宣布要专注于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做智能互联汽车的增强型零件供应商。数据显示,AITO问界系列1月交付量为475辆。对于华为的这一发展方向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