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设计,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颜值。但其实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的重要性并不止在于颜值,还涉及到许多范围,比如成本、实用性以及合理性。
![]()
然而,在这个颜值时代,流行的设计元素往往都只和好看与否相关,因此很多在以往被人放弃或者遗忘的设计元素开始重新流行。而更多的、现下正在流行的设计元素,其实只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对于这些设计,你又知道几个呢?
一、大嘴格栅
汽车越做越大,与汽车一同变大的也包括了汽车的前进气格栅。更大的进气格栅带来更夸张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更激进运动的感觉,使得家用轿车更加轿跑化,自然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审美。
![]()
但其实,进气格栅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散热和进气做考虑,更大面积的进气格栅带来的往往是更大体积的进气量,这往往意味着内部所搭载的动力源有着足够强劲的动力,因此有着如此高需求的进气量。可惜目前大多数使用了大面积格栅的车型,其发动机根本不需要如此大的进气量。因此,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大面积进气格栅在很多时候只有部分是用于进气,其余部分的区域只是出于美观而设计的。
![]()
二、悬浮式车顶
悬浮式车顶是如今非常流行且火热的一个设计,几乎大部分的SUV车型都会用上这个设计。这一设计出现在上世纪中叶,在一开始就是为了让车辆的外观看起来更为流畅,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流行起来,最忠实的粉丝当属路虎揽胜。
![]()
自路虎揽胜1970年发布以来,揽胜一直沿用悬浮式设计至今。在过去,SUV并未成为国人风潮的时候,悬浮式车顶设计的意义不大(毕竟车辆不大)。但如今车辆越做越大,为了避免车身看起来臃肿,且响应年轻化的号召,许多车企就为自家的SUV车型用上了悬浮式设计,更甚者越来越多的MPV车型也用上了类似的设计。
![]()
三、贯穿式尾灯
很多人对贯穿式尾灯的认识源自奥迪,点亮后足以亮瞎后方司机的“24K钛合金眼”。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贯穿式尾灯就曾在美系车上流行过。在当时的美系车来说,一整排贯穿式尾灯点亮后,那才是真的照亮世界。
![]()
然而潮流总是轮回的,当贯穿式尾灯经历过热捧和遗忘之后,终于再一次被捧上舞台并被追捧起来。然而,在当下,大多数的贯穿式尾灯只有装饰作用,而并非真正起到高亮的作用。出于成本的考虑,许多用上了贯穿式尾灯的车型更多是为了拉伸车尾的视觉效果,更有不少车型的贯穿式尾灯中间会选择断开,即点亮前看上去是贯穿式设计,点亮后与普通尾灯无疑的“偷鸡式”设计。
![]()
四、数量极多的排气
排气管能有一天成为一种装饰,相信这是以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因为从作用上说,排气管的作用是减震降噪,只是一个辅助元件,用以减缓消声器的寿命消耗。但是由于一些性能强大的车型使用单一的排气管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因此更多排气管的设计便出现了。
![]()
也正是因为性能车上的排气管数量相较一般车型较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捧排气管数量。但是在发动机性能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前提下,盲目增多排气管数量只会得不偿失,因此装饰用的排气孔便出现了。这些排气孔从外部观察与普通的排气管无疑,但其实根本没有与排气系统相连接,仅仅是一个装饰作用。但即便如此,追求的人群也是有增无减。
![]()
![]()
其实一款车贵在实用,过多的装饰除了视觉效果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助益。但是,兵哥并非批判上述,正所谓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上述设计既然能重新流行,正说明了有着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以上就是兵哥提到的“中看”不“中用”的汽车设计,不知道你猜中几个呢?又或者有哪些你知道的但兵哥没提到的,也不妨在留言告诉兵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