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壳上市是假?威马或被Apollo出行收购
沉寂许久的威马,因为一则“借壳Apollo出行港股上市”的消息而登上热搜。虽然威马方面给予回应,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但对于这家资金压力山大、销量不佳的造车新势力而言,似乎只有尽快上市筹资才能自救。
然而,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pollo出行)在12月5日发布的公告打碎了这一猜想。该公司称“目前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而这家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其目标客户为中国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用户,特别是家庭。”
这些形容不得不让人再次联想到威马。威马创始人沈晖曾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竞争。早在2019年,威马就率先发布了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Living Pilot;去年威马M6正式上市,据悉新车搭载L4级AVP无人泊车系统,官方宣称其是国内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型。
与此同时,造普通家庭“用得起”“用得爽”的智能电动车,也一直是威马的初衷。但现在看来,威马或许已经生出放弃的念头。
图片来源:Apollo出行
借壳or被收购?
12月5日《电厂》报道称,威马仍在寻求新的融资途径,以解决眼下的资金问题。
办法包括但不限于通过IPO的方式筹集资金或是借壳上市。据称,威马董事会上曾公开讨论,与Apollo出行(此前叫做力世纪)进行整合,借壳Apollo实现港股上市。
今年6月份,威马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彼时有知情人士透露,威马此次IPO计划筹资约10亿美元。然而过去半年时间,威马招股书已经显示“失效”。拟上市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重新递交材料继续申请上市,但有关“借壳上市”的消息已是此起彼伏。
“借壳”顾名思义是指一家待上市公司将资产注入到一家市值较低的上市公司,在取得后者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后,利用其上市公司的地位,使自己的资产得以上市。与直接IPO相比,借壳的审核标准相对较低,同时可以更快实现上市。
威马想要通过借壳港股上市,本没有那么让人意外。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威马曾被视为“黑马”,不仅早早拿下了造车资质,更是在成立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获得超过200亿元的投资。
然而,当造车新势力开始走入正轨,威马却“掉队”了。今年前六个月,威马新车上险量仅有2.1万辆。反应在财务数据上,是亏损持续阔幅,研发费用不断收窄。早些时候,威马高管集体实施了降薪。
这也是为什么比起关心威马借壳的原因,市场更多的关注点聚焦于威马能否通过上市自救,甚至是重返造车第一阵营。如果威马最后选择借壳,预计会选择一个合适时间点进行公布。令人玩味的是,在威马“不予置评”时,作为“壳”的Apollo出行先发声了。
此Apollo非彼Apollo
与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Apollo有着相似名字,Apollo出行实际成立于2002年,并于同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12月5日发稿前,Apollo出行市值逾28亿港元。
Apollo出行近日公布的2022中期业绩显示,在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6个月里,公司实现营收约6.899亿港元,其中出行业务相关收入由去年1.048亿港元,增加至今年约1.855亿港元(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增长77%。
尽管名为一家出行公司,但透过财务数据不难发现,出行业务仅占Apollo出行总营收的不到六分之一。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销售珠宝、钟表等商品所得。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半年度业绩报告
在Apollo出行半年报中还特别指出,威马汽车通过一系列换股现已持有该公司28.5%的股权,为后者单一最大股东。
威马是Apollo出行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威马,这家香港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也招募到了一些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值得一提的是,沈晖在Apollo出行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可以说,Apollo出行与威马汽车的关系匪浅。
Apollo出行在上述公告中指出,“通过潜在收购,公司可以收购并利用目标公司在中国的成熟业务,包括制造、设施、分销网络以及技术人员。”该公司同时表示,所提及的潜在收购仍在磋商中,尚未签订最终协议,可能推进,也可能会作罢。
如果目标公司是威马,这一反客为主的公告是否意味着威马将就此放弃独立经营,来换取上市输血的目标,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必,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内卷淘汰赛,更多供血不足的造车新势力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活下去。之后才会是,如何更好活下去。(来源:盖世汽车 徐珊珊)
2,日产中国11月销量遭遇腰斩
12月6日,日产汽车发布中国区11月份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4.78万辆,相比于去年的11.4万辆,下滑了52.5%。
图片来源:日产官网
具体来看,东风有限乘用车事业板块11月销量为4.53万辆,同比下滑53.3%,东风有限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11月销量为2637辆,同比下滑34.2%。
日产汽车中国区1-11月累计销量为97.47万辆,同比下降20.2%,分开来看,1-11月,乘用车事业板块(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销量为83.54万辆,同比下滑19.1%。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汽车股份和郑州日产)1-11月累计销量为13.93万辆,同比下降26.3%。
对于销量下滑的原因,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解释称,持续的芯片及零部件短缺和因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的重点城市管控等,对公司销售带来了持续影响。
实际上,除了日产汽车,日系其他汽车品牌也正遭受上述困扰。丰田、本田都在近期表示受半导体等部件短缺、新冠疫情蔓延及物流停滞的影响,旗下车型将有所减产。乘联会曾预测,进入11月,疫情快速发展且波及范围持续扩大,车市销量表现不及预期。受疫情管控影响,各地车展及营销活动无法顺利展开,汽车市场呈现相对静默的状态。(来源:盖世汽车 马振旗)
3,芯片短缺有所缓解 韩国11月进口车销量大涨50%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12月5日,韩国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协会(KAID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芯片持续短缺,但韩国11月进口汽车注册量达28,222辆,较去年同期的18,810辆大涨50%。今年1月到11月,韩国进口汽车累计注册量从去年同期的252,242辆上升到253,795辆,同比微增0.6%。
韩国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协会指出,11月,德国三大汽车品牌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共向韩国售出19,516辆汽车,较去年同期的11,752辆增长66%,在上个月韩国进口汽车销售中占了近70%。韩国11月最畅销的三款进口车型也都来自德国汽车品牌,分别是宝马520轿车,梅赛德斯-奔驰E 250轿车和E 350 4MATIC轿车。日本三大品牌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及其独立品牌雷克萨斯11月在韩国共销售了1,447辆汽车,较去年同期的1,950辆下降了26%。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
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11月在韩国的销量数据也陆续公布。根据初步批发销量数据,11月,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在韩国的销量从去年同期的123,136辆增长至127,157辆,增幅略高于3%。今年前11个月,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在韩国的累计销量为1,260,653辆,同比下降3%。
11月份,现代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1%至351,179辆,其中在韩国的销量同比下降2%至60,926辆;起亚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5%至252,825辆,其中在韩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3%至52,200辆;通用汽车韩国公司在韩国销售了2,057辆汽车,同比下降21%;雷诺韩国公司的韩国销量达到5,553辆,同比下降9%;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的销量同比增长2%至6,421辆。(来源:盖世汽车 谭璇)
4,AFS:12月全球或因缺芯再减产逾20万辆车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418.6万辆汽车。
AFS估计,由于芯片短缺,上周全球各地区共减产6.8万辆汽车。其中欧洲和亚洲地区遭受的冲击最大,大部分减产均来自这两个地区。AFS预计,由于芯片供应不足,12月全球各地区还有可能再减产20多万辆汽车,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39.3万辆。
一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在逐步恢复更正常的芯片供应,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去年开始,许多汽车行业相关人士就认为芯片短缺在短期内不会有所缓解,并且未来两年的供应情况仍旧不明晰。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的袭来,一辆车所需的芯片数量越来越多,所以许多汽车制造商早已开始为长期的芯片供应布局。
去年12月初,Stellantis与富士康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同设计芯片,与富士康的合作将满足Stellantis超过80%的芯片需求。不久后,宝马公司也与两家半导体制造商签订了芯片长期供应协议,这两家半导体制造商每年可为其车内照明系统提供“数百万”枚半导体。最近,Stellantis又与英飞凌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以获得为期多年的碳化硅半导体供应。(来源:盖世汽车 谭璇)
5,上市以来股价大涨30% 保时捷将加入德国蓝筹股指数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12月5日,德国证券交易所Deutsche Boerse表示,德国豪华车品牌保时捷将加入蓝筹股DAX指数,这距离其上市仅两个多月。
德国证券交易所Deutsche Boerse表示,保时捷将于12月19日取代运动品牌彪马(Puma)在DAX股指中的位置,而彪马将下移到中盘股MDAX股指。
图片来源:保时捷
自9月底在德国上市以来,保时捷的股价已经上涨了30%左右,并迅速超过了其前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保时捷的上市是进入公开市场的大胆举措,当时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今年大部分时间里,由于欧洲能源危机、利率上升和创纪录的通胀,企业对IPO市场望而却步。
Federated Hermes Limited的欧洲股票投资组合经理Chi Chan表示,“保时捷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该公司拥有积极的电气化计划,预计会产生强大的现金流,并在市场上拥有优质的品牌定位。”这些因素促使保时捷成功上市,并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前三大汽车制造商。
图片来源:CompaniesMarketCap.com
根据CompaniesMarketCap.com网站的数据,当地时间12月5日,特斯拉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市值约为5,676亿美元;其次是丰田汽车、保时捷、比亚迪和大众汽车集团。
德国证券交易所Deutsche Boerse定期评估DAX指数,根据交易数据来衡量企业的市值和交易量,以此作为企业纳入DAX指数的依据。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也都是DAX指数的成分股。
去年,DAX指数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调整,并将纳入指数的公司规模从30家公司扩大到40家。生物能源公司Verbio也将加入中盘股MDAX指数,而房地产公司Deutsche Wohnen和电池制造商Varta将被降至小盘股SDAX。(来源:盖世汽车 谭璇)
6,美国和欧盟考虑对中国钢铁和铝征收气候关税
盖世汽车讯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欧盟正在考虑对中国钢铁和铝征收新的气候关税,以帮助减少碳排放和应对全球产能过剩。
知情人士称,这个由拜登政府内部提出的想法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正式提出。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最早要到明年年底才可能与欧盟达成协议,包括确定征收关税的门槛等细节。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新的关税框架将在去年美欧相关协议的基础上制定,主要针对中国以及其他排放大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也是钢铁和铝的最大生产国。
这一计划可能会加深中美之间的分歧,尤其是在两国承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之际。但美国和欧盟就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进行的谈判是一个积极的迹象,这对目前遭受贸易刺激的双边关系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此前,拜登政府签署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其中包括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措施,欧洲国家称该法律是对欧洲产业的歧视。
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政府将使用何种法律依据来实施新关税。一位知情人士称,这个问题仍在拜登政府内部解决,并正在与欧盟、行业代表和国会进行谈判。这位知情人士还称,白宫也在与议员们讨论可能的新依据。
美国贸易代表Katherine Tai和她的团队于10月底在布拉格向欧盟委员Valdis Dombrovskis等人提出了这一想法。知情人士称,欧盟官员当时提出了几个问题,包括这一关税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与其兼容,以及欧盟内部的碳定价机制。
美国和欧盟以气候为重点的贸易努力于2021年10月首次提出,当时双方解决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欧洲征收钢铝关税的关键争端。
而新的举动将标志着一种新的做法,因为美国和欧盟通常只在贸易争端中使用关税手段,但现在将寻求利用关税来推进各自的气候议程。此报道一出,美国的铝和钢铁生产商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攀升。
当前,气候变化正成为全球关注的新热点,包括中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提出了自己的“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建立“碳关税”制度的意义在于推动区域内的绿色发展和全球碳减排,但是,对于国际贸易而言,这将成为一个新变量。(来源:盖世汽车 占亚娥)
7,三部门: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12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其中提出,决定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包括辽宁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石家庄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山东省(潍坊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昆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商务部 公安部 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公安厅(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二手车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经研究,决定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名单见附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细化完善工作方案,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务实高效推进有关工作。建立本地区二手车出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密切跟踪本地区出口情况,定期开展总结评估,相关情况报商务部。
二、严格遴选企业
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制定本地区企业准入标准,规范遴选程序,支持具有车源整合能力、海外营销渠道、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等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建立企业考核与退出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对于不履行质量保障责任、违法违规出口不合格或盗抢、拼装、报废车辆的,暂停或取消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资格。遴选后的企业名单及年度考核结果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报商务部备案。
三、保障出口产品质量与安全
二手车出口企业是产品质量责任主体,要严格履行相关责任义务。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参照《二手乘用车出口质量要求》(WM/T8-2022)和《二手商用车辆及挂车出口质量要求》(WM/T9-2022),完善本地区二手车出口检测规范。出口车辆应当符合出口目标市场准入标准。出口国无准入标准的,出口车辆应当符合本地区二手车出口检测规范,并由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产品检测报告。
四、提升出口质效规模
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结合本地特点,培育二手车出口相关的维修整备、检测认证、仓储物流、金融信保等配套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指导企业通过自建、资源共享或多渠道合作等方式,建立与出口规模相适应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售后配件供应,提供维修技术支持,建立投诉处理和售后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提升售后服务专业化水平。
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按照《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在条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商贸函〔2019〕165号)有关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督导企业履行产品质量责任,维护中国产品海外形象。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商办贸函〔2019〕335号)有关规定,在车辆交易登记、许可证申领、口岸通关、车辆注销等环节提升便利化水平,为二手车出口创造良好环境。(来源:商 务 部 公 安 部 海关总署)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