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笔者在前几天分析特斯拉Q3财报那篇文章中提到的观点,马斯克迫于特斯拉2022年交付量的KPI压力,势必会采取暴力且有效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下订,将储备订单量维持在高位,以满足Q4产能完全释放后的需求量。
这不,在今天早上,在诸多造车新势力、传统大厂的上班打卡时间都还没到的时候,小编朋友圈的特斯拉员工于8:15分便发布了一条名为“Suprise Monday”动态,同时还附带了特斯拉官方账号发布的题为“我们调价了”的推文。
![]()
而与其说是调价,倒不如说特斯拉再次拿起了名为“降价”的大杀器,根据特斯拉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Model 3后驱版售价已调整至26.59万元,降幅为1.4万元,高性能版目前售价为34.99万元,降幅为1.8万元;Model Y后驱版售价为28.89万元,降幅为2.8万元,长续航版目前仅售35.79万元,降价幅度为3.7万元,高性能版目前售价为39.79万元,降幅为2万元。
![]()
众所周知,因为全球消费者之于电动汽车的强劲需求,目前新能源供应链成本已普遍上涨,这便使得特斯拉等一众新能源车企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不断调价,且几乎是以涨价为主,例如在这次降价之前,特斯拉旗下车型已经历过一波“六连涨”。
所以此次特斯拉的降价行为,是十分不符合逻辑的,毕竟以往特斯拉关于车辆涨价的解释,总是会给出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一类大环境因素影响的说法,而这次“逆势降价”,却是顶着“2022年10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采购价达历史新高”这一时间节点而出现的,足以见得马斯克有多着急。
![]()
一方面,以特斯拉前三季度达成的交付量而言,要想完成今年的交付目标,如果没有一剂强心针来推动,150万辆的全年交付目标确实太难了;另一方面,也因为Q3财报不及预期,特斯拉股价迎来了一波暴跌,企业市值跳水,在新车、新产品下线之前,特斯拉也只能够通过牺牲毛利率(降价卖车)的方式,来达成预定目标。
![]()
事已至此,特斯拉已经掏出“降价”这一大招了,那其他新能源车企跟不跟?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用排除法便可以得到。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大陆投放的两款主力车型是Model 3与Model Y,它们的价格区间涵盖20-40万元,而主力车型同在这一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企主要有小鹏、极氪、极狐、蔚来以及一众传统车企的主力纯电车型。
众所周知,传统车企在决策层面通常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因为组织架构、沟通效率等问题,一项重大决策真正落地执行,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它们想要跟牌“降价”,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是降价阻力较大,毕竟谁也不想跌了份子。不过呢,它们在暗地里指导经销商进行降价倒是可行的,反正明面上的指导价应该是不会有大的调整。
![]()
至于蔚来、小鹏、极氪等采取直营模式的新势力车企,它们是否降价,则取决于现阶段的订单储备是否充足,以及对于旗下车型的产品力有多自信?又或者说,如果销量压力较大,且现阶段的单车毛利率可以支撑起一定的降价空间,那么它们将毫无疑问立马跟进降价。
总而言之,在新能源整车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特斯拉就算是牺牲毛利率也要逆势打出“降价”牌,已经是挑明要掀起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了,而要想在财报之外,了解目前各家车企的真实经营状况,到时候看谁顶不住压力降价,不就清楚了吗?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