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田在官网宣布,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将结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厂的生产业务。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3月4日圣彼得堡工厂便因无法采购零件而停止运营。
开拓一个市场、建立一个完整的销售渠道并不容易,所以停产中的丰田依然维护着圣彼得堡工厂的生产线,期待着转好的曙光。但半年之后一切并未发生改变,丰田决定在亏损之前退出俄罗斯市场,他们给当地员工发放了一笔丰厚的赔偿,此后便将业务缩减到仅为当地丰田品牌和雷克萨斯品牌汽车提供售后服务。
不仅丰田,受战争影响,大量欧洲车企对俄罗斯停止出口、停产甚至退出,这让并不发达的俄罗斯车市遭受了巨大打击。
这样的大环境却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占领总量并不大的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车企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国企业对于俄罗斯来说优势是什么?在燃油车发展逐渐放缓、新能源盛行的当下,俄罗斯又要如何来解决冻土地带对新能源车的影响,跟上世界汽车发展的脚步?中国在其中又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庞大的疆土,“鸡肋”的销量
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家,俄罗斯国土面积足有1709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整个国家的冻土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整个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也无法填满这庞大的疆土,据2021年数据统计,俄罗斯人口为1.43亿人。
囿于巨量的冻土和稀少的人口,2021年,俄罗斯狭义乘用车销售量实现同比上涨4.3%,但也仅为168万辆。而2021年丰田汽车官方宣布,包括其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在内,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0%,至105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销量第一。
数据显示,2021年丰田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9%至97941辆,不及其全球销量的零头。从浅显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丰田来说,俄罗斯汽车市场并非重中之重,面对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时,或许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宣布退出俄罗斯的丰田、雷诺,目前日产、三菱、马自达等日系品牌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工厂也已停工。而大量的外资撤出,也将给俄罗斯汽车市场带来巨大的改变。
外资撤出,本土乏力
在中国汽车市场,我们常把汽车按照其来源地划分,比如以精工制造著称的德系车、运动野性著称的美系车、省油经济著称的日系车,哪怕是如今销量不振的法系车,也依然以其浪漫优雅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在这一划分标准中,我们鲜少、甚至可以说从未听说过俄系车。
2021年,俄罗斯销量第一的车企为拉达,共销售350741辆;第二名为起亚,共销售205801辆;第三名为现代,共销售167331辆;第四名为雷诺,共销售131552辆... ...
在位于榜单前列的企业中,俄罗斯本土车企几乎找不到踪影,排名第一的拉达也并非俄罗斯本土全资企业,它归属于伏尔加汽车,而雷诺占据伏尔加汽车67.69%的股权,伏尔加汽车和雷诺汽车叠加销量占据了俄罗斯车市的三分之一。据花旗银行数据显示,雷诺汽车8%的核心利润来自俄罗斯市场。
直到2022年5月底,在俄罗斯发展多年的雷诺汽车因俄乌战争、地缘政治等等因素退出了俄罗斯市场,并将经营多年的伏尔加汽车及工厂以1卢布的价格卖给了莫斯科的NAMI俄罗斯中央研发汽车和发动机研究所,由俄罗斯本土掌控,俄罗斯的市场格局也因此打开了变局的缺口。
中国车企能否就此打开俄罗斯市场?
对于正卯足劲头向外出口的中国车企来说,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变局让他们嗅到了机遇的气息。
其实早在2007年,奇瑞汽车便已进入俄罗斯市场,并靠着物美价廉的产品实力,当年销量便达到了3.7万辆。3.7万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只是一个堪堪存活的数字,但对于首度向俄罗斯市场进发的奇瑞来说,则是一个向好的讯号。但就在奇瑞等众多中国车企摩拳擦掌时,俄罗斯为保护本土车企,在2008年出台了严苛的《工业组装政策》。
这一政策规定了众多苛刻的外来车企入俄条件:海外汽车工厂必须做到年产30万辆,发动机厂必须做到年产20万台,各种零部件厂商必须5年内本地化达到65%。
这对于彼时还不够强大的中国汽车来说,这是个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条件,中国车企对俄罗斯市场的兴趣因此淡了下去,同样本土车企不发达、地域临近、买车追求物美价廉的东南亚市场取代了俄罗斯市场,成了一部分中国车企新的目标。
雷诺或丰田等全球巨头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它们并未因此放弃俄罗斯,但从2007年至今,仅仅15年过去,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而在此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车企也发起了对俄罗斯市场的“攻坚战”,2021年,中国品牌在俄总销量为11.57万辆,市场份额已占到近7%。
俄乌冲突之变局,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新的机遇。
据俄罗斯欧洲企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俄罗斯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0.7%至410548辆,其中8月销量同比下滑62.4%至41698辆,而7月下滑74.9%,6月下滑82%,5月下滑83.5%,4月下滑78.5%,3月下滑62.9%。
而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汽车市场逆势上扬,榜单前十不乏中国车企的身影,市场占有率已高达四分之一。
为什么要抢占俄罗斯市场?
庞大的疆土意味着更多的销售网点搭建成本;一百多万的销售总量意味着在俄罗斯车市挣不到大钱... ...简而言之,就是征服俄罗斯市场或许是出力不讨好,在这种前提下,中国车企为什么如此珍惜这一机遇?
其一,是中国车企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运营经验;对于一家想要做大的企业来说,走上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国际化能为企业的未来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跳板,让企业能以全球化的视野运行,也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市场与资源。
企业一旦走出国门,其在本土市场建立的优势都将消失殆尽——他们必须熟悉新的市场规则、熟悉新的风俗习惯、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任何一个未知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企业在新市场的进展,这些因素小到方向盘在左侧还是右侧,大到战争或地缘政治。
一位合资企业产品经理曾对一品君说道:在试驾我们企业新车的时候,我发现手机的无线充电是在中控台一侧,像一个插槽一样把手机插进去,感觉拿取不太便利。我向主机厂反馈了这一问题,但那些外国人就觉得这没有任何问题,开车时手机本来就不应该在手能碰到的地方。
这段对话是企业与不同市场发生观念碰撞的微小缩影,对于中国车企来说,适应这种观念碰撞需要更多市场经验。
其二,是中国车企需要更高的海外知名度;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联合国五常之一、著名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征服这样的一个国度,能让中国企业在世界汽车格局中再上一步。目前,哈弗已在俄罗斯建厂生产,吉利在白俄罗斯已建立工厂... ...未来中国车企之于俄罗斯市场,或将如同日德车企之于中国市场般重要,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无疑是个让人振奋的目标。
写在最后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中国汽车对于俄罗斯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从燃油车角度来说,中国汽车性价比高、产品线齐全,让俄罗斯车市免于受欧美掣肘,不再吃停产之苦;从新能源角度来说,中国车企也有着强大的产品优势。早在几年之前,俄罗斯就制定过关于电动车的发展目标,预计在2030年之前,电动生产总量累计超过73万辆。但至今为止,俄罗斯电动汽车成绩依然可以说一片空白。
靠新能源实现了众多品牌崛起的中国新能源技术对俄罗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且在群狼环伺的当下,中国对俄罗斯的友善度也让俄罗斯不得不将中国视为“至亲兄弟”。
至于如何解决新能源在冰冷的冻土上行驶的问题... ...2021年俄罗斯发布了《电动汽车生产和采用发展规划》:将斥资7770亿卢布(约合681亿人民币)发展电动汽车行业,该规划将分为两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计划建成至少9400个充电站,其中有2900个为快速充电站;第二阶段,计划建成至少7.2万个充电站,其中2.8万个是快速充电站。为确保纯电动汽车不中断行驶,俄罗斯要求高速公路每2个充电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0公里。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