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 3 Series 自 1975 年诞生至今,经过 7 代车型的演进,在全球市场持续获得好评,依旧是品牌销量最大宗、也最成功的市售车款,更是宝马体现品牌运动基因的代表作之一,甚至衍伸出令许多性能迷魂牵梦萦的 M3,所以 3 Series 与宝马品牌的连结,可说在车迷心中是密不可分。
自 1975 年第 1 代原厂底盘代号 E21 的 3 Series 诞生以来,3 Series 在全球已累计生产达 1,500 万辆。
而第 6 代 F30 世代的 3 Series,自从 2011 年 10 月问世以来,产品周期也约莫来到 7 年之久,相比起在这段时间经历过大幅革新的对手奥迪 A4、奔驰 C-Class,F30 世代 3 Series 即便有着浓厚的驾驭乐趣,但时至今日在科技感已经有点略显不足,而且相较宝马品牌其余迈入 G 世代的车系,产品世代上有一定的落差。
面对激烈的级距竞争之下,在经过长达 7 年的产品周期后,终于在 2018 年 10 月巴黎车展,3 Series 也迎来了 G20 世代的大改款车型。
当然,除了战力的革新以外,能不能在实质上端出一盘「好菜」,对于 3 Series 在市场的表现至关重要,因此导入品牌最新世代的 iDrive 7.0 数位虚拟座舱界面,再加上标配 Level 2 等级半自动驾驶的智慧驾驶辅助,让大改款 3 Series 握有一手好牌。
不过,透过台湾地区市场首批导入高阶 330i 车型的情况下,UCAR 试车组自然更能一探出 G20 3 Series 更为全面的战力。而总代理这次在公办试驾活动中提供的车款,更是具有一身运动化「武装」的 330i M Sport,究竟是否依旧能对到驾驭爱好者、甚至是豪华中型级高阶买家的胃,便是此次试驾的重点。
外观导入新世代造型语汇,M Sport 套件别具跑格
新一代 3 Series 受惠于导入 CLAR 模块化底盘,整体车身放大不少,长宽高来到 4,709 x 1,827 x 1,435mm(M Sport 版车高 1,425mm),相比起改款前略长 76mm、略宽 16mm,轴距也从 2,810mm、放大 41mm 来到 2,851mm。就外观比例而言,笔者认为宝马设计师仍旧将其掌握得穠纤合度,透过车身多处的肌理与立体线条,新 3 Series 在视觉感受上也不会给人拉长的突兀感,反倒是更为低趴且带有跑格。
新一代 3 Series 受惠于导入 CLAR 模块化底盘,相比起改款前略长 76mm、略宽 16mm,轴距也从 2,810mm、放大 41mm 来到 2,851mm。
会有这样的视觉感受,一部分当然也得归功于 330i M Sport 车身多处的 M Sport 套件。新世代 3 Series 的镀铬水箱护罩一改过去的圆润线条,同样改为锐利的 6 边形设计,但在 3 Series 上面积比起SUV X5、X7 小上不少,并搭配肌肉线条明显的引擎盖摺线突显动感。
新世代 3 Series 的镀铬水箱护罩仍旧与头灯组相连,但造型一改过去的圆润线条,改为锐利的 6 边形设计。
而在 M Sport 车型上不同于 Luxury Line 的镀铬格栅设计,其水箱护罩是采用黑色格栅配置,下方的前气坝造型也比 Luxury Line 车型乖张,两侧则有黑色钢琴烤漆饰板和 LED 前雾灯点缀,水箱护罩内,同样有着近期宝马车款惯用的 Active Air Flap Control 主动式进气水箱护罩,会随引擎工作和车速开启或关闭。头灯组则是标配 LED 主动式转向头灯,但试驾车选配的雷射头灯附 Glare Free 光形变化功能,最远照射范围可达 530 公尺,灯组造型则维持上一代与水箱护罩相连的设定,但整体透过多边形设计,视觉效果上更为锐利。
M Sport 车型上不同于 Luxury Line 的镀铬格栅设计,其水箱护罩是采用黑色格栅配置,下方的前气坝造型也比 Luxury Line 车型乖张,两侧则有黑色钢琴烤漆饰板和 LED 前雾灯点缀。
大改款 3 Series 水箱护罩内,同样有着近期宝马车款惯用的 Active Air Flap Control 主动式进气水箱护罩,会随引擎工作和车速开启或关闭。
由于标配完整的智慧驾驶辅助套件,3 Series 在车头处拥有侦测镜头与雷达模块。
车侧部分,其线条则相当简约,宝马 设计师惯用的 Hoffmeister Kink 窗框摺角,更首度从车侧尾门移至 C 柱处;而由翼子板上半部隐约延伸出肩线,并让车门手把置于肩线下方、不再像上一代是将前手把与肩线融为一体,后门手把则再拉出第 2 道线条至尾灯组,简单却有层次感。至于下方微微从前轮拱处上扬的线条,则带出车侧的流畅感,搭配 M Sport 车型降低 10mm 的车高、下方的空力套件、足下的 18 吋 M 款 10 辐双肋式轮圈组、蓝色 M 款刹车卡钳,就算车辆是静止的,视觉上仍觉得蠢蠢欲动。
车侧部分,其线条则相当简约,宝马 设计师惯用的 Hoffmeister Kink 窗框摺角,更首度从车侧尾门移至 C 柱处。
车尾方面,也是新一代 3 Series 在设计上引发许多议论之处,尤其是 LED 尾灯组设计,但笔者认为只要看过实车之后,就会对其感到惊艷。品牌近期的作品 X4,也是有着相似的尾灯设计语汇,透过红色的 LED 刹车灯导光条、配上其余灯组置于燻黑灯壳处,让宝马不再拘泥于传统 L 型尾灯,而是有着更多设计的变化。下保杆处,M Sport 车型则在两侧有着类导流鳍孔妆点,并搭配灰色钢琴烤漆材质与双边单出尾管设定。
透过红色的 LED 刹车灯导光条、配上其余灯组置于燻黑灯壳处,视觉的立体效果明显。下保杆处,M Sport 车型则在两侧有着类导流鳍孔妆点,并搭配灰色钢琴烤漆材质与双边单出尾管设定。
iDrive 7.0 界面入注,内饰科技感大辐革新
走进车内后,内饰也是新世代 3 Series 的一大重点,毕竟前一代 F30 3 Series 让人诟病的,便是内饰精致度不足以及科技感不够浓厚。
不过在导入 iDrive 7.0 界面与品牌新世代内饰铺陈后,上述问题可说是迎刃而解,一坐进车内最吸引人的,便是 12.3 吋全数位仪表与 10.25 吋荧幕组合。而且一如品牌先前在国内推出的 X5 车系,其在仪表板界面上偏向数字化,时速表、转速表的刻度以多边形扩展至仪表板边缘,中央空出的大面积区域,则留给数位式时速、地图导航、车距与辅助驾驶控制。不过先前在 X5 车系体验过的手势控制功能,在 3 Series 上列为选配。
一坐进大改款 3 Series 的车内,吸引人的莫过于 12.3 吋全数位仪表与 10.25 吋荧幕组合。
M Sport 车型标配 M 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盘,方向盘盘辐的左侧为智慧驾驶辅助系统的控键;两侧控键上缘,则为主动车道维持等行车辅助状态的 LED 显示灯。
新一代 iDrive 7.0 界面将仪表板的信息化繁为简,呈现全数位化的显示效果。仪表板中央上缘的红外线摄影镜头,则有待日后开通疲劳驾驶侦测功能。
而试驾车选配的项目,则还有包含抬头显示器以及真皮内饰,相较标准版 330i M Sport 的 Alcantara 麂皮/Sensatec 皮质混搭座椅有所不同。
试驾车选配的项目,则还有包含抬头显示器,显示面积较前代放大 70%之谱。
进口至台湾区的3 Series 车系更标配 Apple CarPlay ,其特色在于可无线连接 CarPlay 功能。不过标配的 Apple CarPlay 目前仅提供 1 年的有效期,车主后续可在在线商店中(预计 2019 年上半年内推出)、进行加购延长使用期限,并利用车载网络更新无须回厂升级,但相关配套方案有待日后进一步于在线商店公布。而在 330i M Sport 车型上,还另外标配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3 Series 车系更标配 Apple CarPlay ,其特色在于可无线连接 CarPlay 功能,但标配的 Apple CarPlay 目前仅提供 1 年的有效期,后续将可于在线商店付费展延。
在 330i M Sport 车型上,还另外标配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前座中央扶手箱内的充电孔为 USB Type-C 规格。
声控功能方面,先前笔者在大改款 X5 上即体验过「你好 BMW!」中文声控系统,同样也在 3 Series 现身。使用者只要喊出「你好 BMW!」、或自定义的唤醒词,就可以将声控系统唤醒,并进一步操作音乐、导航、车辆设定等功能。
先前笔者在大改款 X5 上即体验过「你好 BMW!」中文声控系统,同样也在 3 Series 现身。可以声控唤醒语音助理,并且进行调整空调、导航、检查车辆状况等功能。
比较独特的是,此次在 3 Series 上的 iDrive 7.0 系统版本较新,原厂加入所谓的「放松模式」以及「唤活模式」。
使用者若想启用「放松模式」,可向语音助理说出"我想放松"或"开始放松模式",系统即会在 3 分钟内拨放较为轻松的音乐,并将空调温度调的更温暖让车内气氛更为放松;而在驾驶者疲惫时要启动「唤活模式」,则可向语音助理说出"我很疲倦"或"我很睏"或"开始唤活模式",系统在 3 分钟内会拨放刺激的醒脑音乐,打开天窗遮阳帘,并降低空调温度加大风扇、将环舱气氛灯变为绿色,让驾驶者能够恢复精神。日后 X5 车系等 iDrive 7.0 车款可透过系统升级此项功能。此外,用手机解锁的数位钥匙功能 3 Series 同样也具备,但仍得等系统日后升级才会开通。
比较独特的是,此次在 3 Series 上的 iDrive 7.0 系统版本较新,原厂加入所谓的「唤活模式」(图上)以及「放松模式」(图下)。
3 Series 换上全新的 iDrive 旋钮界面,引擎启动键移至排档杆左方,行车模式控键则依序排列在引擎启动键后方。
中控台造型布局上,3 Series 相较新世代 X5 的大器与豪华有所差异,整体更为简约、紧致,强调的是机能性与科技兼具。而举凡空调出风口、车门内外手把等细节处的造型,3 Series 与过去的宝马车型、甚至是较早推出的 G 世代车型如 5 Series 等不同,再加上纹理触感细致的铝质格纹饰板,呈现更具精致的质感。中央空调出风口的造型则化繁为简,并在中间嵌入一组彩色小荧幕,操作便利度与质感提升。
330i 标配独立 3 区恒温空调,更在后座有 2 组 USB Type-C 充电孔。
空间方面,受惠于放大 41mm 的轴距,以笔者约 178 公分的身高坐在后座,其后座的膝部空间约来到 2 个拳头左右的余裕,相较上一代又有一定的提升,头部空间则是约 3 指,而加大约 100mm 的天窗,则也减低部分车顶的压迫感,但效果仍未如全景天窗般出色。后行李箱空间容积约 480 公升,并可透过后排座椅 4/2/4 分离倾倒扩充。
空间方面,受惠于放大 41mm 的轴距,以笔者约 178 公分的身高坐在后座,其后座的膝部空间约来到 2 个拳头左右的余裕,相较上一代又有一定的提升,头部空间则是约 3 指。
后行李箱空间容积约 480 公升,并可透过后排座椅 4/2/4 分离倾倒扩充。
330i 动力输出饱满过瘾,灵活身手更上层楼
330i 在动力输出方面 ,其沿用代号 B48、小改款 F30 世代 330i 上的 2.0 升直列 4 缸 TwinPower Turbo 单涡轮双涡流汽油引擎,并搭配 8 速 Steptronic 运动化手自一体变速箱。但透过提升缸内直喷的供油压力至 350bar(原为 200bar)等工程,让马力较前一代提升 6 匹、扭矩增加50N.m,来到 258 匹马力/5,000~6,500 转、400N.m扭矩/1,550~4,400 转的水平,时速 0 至 100 公里的加速则可于 5.8 秒完成。
实际在动态的体验环节部分,330i 这具 4 缸动力在声浪上虽未如 6 缸车型饱满,但在 Sport Plus 等模式下,经过原厂工程师的特意调整,还会有着相当低沉且略带回火的排气声浪,在听觉感受上可说是相当过瘾。
动力输出特性则也依行车模式的选择有所不同,Eco Pro 模式下变速箱、油门输出的反应会略带温吞,但相当适合都会行车使用;Comfort 模式,笔者则认为是在舒适转向与动力输出较为平衡的设定,高速再加速时 8 速手自排也会顺畅的降档,带来绵密且饱足的加速快感。
若要热血的驾驭反应,Sport 或 Sport Plus 模式自然是最佳解,变速箱在放开油门时会刻意降档拉转,需要再加速超车时降档反应迅速,会需要手动透过换档波片降档的时机极少,而且方向盘也会将转向手感的更为紧致,对热爱驾驶的人可说有着畅快淋漓的动态反应。
Eco Pro 模式下变速箱、油门输出的反应会略带温吞,但相当适合都会行车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认为 Sport 或 Sport Plus 模式下的转向手感略为重手,若需要极佳的动力反应、却不想让转向过于重手,可透过 Sport Individual 模式将转向设定为 Comfort,方向盘转打上会更为灵活。底盘动态部分,新世代 3 Series 透过导入 CLAR 模块化底盘,车重减重达 55 公斤、保留 50:50 配重,弯中确实会感受到车身的负重较过往减轻,即便 3 Series 以放大到历来之最,但车头的指向性仍旧相当听话、精准,而且利落的过弯身手可说让人难以忘怀,绝对是 3 Series 潜在买家必须体验的特点!
笔者认为 Sport 或 Sport Plus 模式下的转向手感略为重手,若需要极佳的动力反应、却不想让转向过于重手,可透过 Sport Individual 模式将转向设定为 Comfort,方向盘转打上会更为灵活。
新世代 3 Series 透过导入 CLAR 模块化底盘,车重减重达 55 公斤,即便 3 Series 以放大到历来之最,但车头的指向性仍旧相当听话、精准,在弯中的动态也相当灵活。
公办试驾行程中的 330i M Sport,分别有搭载 Michelin Pilot Sport 4 ZP、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3,笔者体验的车款搭载的是 Michelin PS4 胎纹,两者都是高阶运动街胎。但因为是胎壁较硬的失压续跑胎版本,即便热胎压已降至 32 psi 左右,轮胎回传的震动、以及胎躁仍较为明显。
另一大原因则是 330i M Sport 标配的 M 款跑车化悬挂,其降低 10mm 的车高并增加约 20%弹簧磅数,在底盘反馈上较为硬派,M 款刹车套件的反应则相当线性。而新一代 3 Series 采用首度导入量产车的全新减震筒技术,前悬挂为 HRS(Hydraulic Rebound Stop)、后悬挂为 HCS(Hydraulic Compression Stop),前轴为针对路面回弹频率调整、后轴则是随减震筒压缩行程调整避震,不仅车头在急刹时的点头反应轻微,路面跳动后车身的回稳程度更迅速,而弹簧对侧倾的抑制度高,皆是这具底盘的精髓所在。
笔者体验的车款搭载的是 Michelin PS4 胎纹,因为是胎壁较硬的失压续跑胎版本,即便热胎压已降至 32 psi 左右,轮胎回传的震动、以及胎躁仍略为明显。
在一般行车的驾驶辅助方面,由于 3 Series 车系首波全数标配全套的智慧驾驶辅助套件、具备 Level 2 等级的半自动驾驶能力,相对起须另行加价选配的奔驰 C-Class 等对手,确实是在级距对手中的一大魅力配备。
新一代 3 Series 与现行 7 Series、5 Series 在系统操作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同样可在时速 0 至 210 公里间、透过 4 段的车距调整进行主动跟车与车道维持。不过新一代 3 Series 跟 X5 车系相同,在 ACC 与主动车道维持的相关控键有所变化,中央的车距与车速设定键更为直觉,透过绿灯、黄灯、红灯显示主动车道维持辅助的介入阶段,也警示驾驶者须将手「扶」在方向盘才能让系统顺利运作。
3 Series 车系首波全数标配全套的智慧驾驶辅助套件、具备 Level 2 等级的半自动驾驶能力,相对起须另行加价选配的 奔驰 C-Class 等对手,确实是在级距对手中的一大魅力配备。
而在系统的运作上,笔者认为 3 Series 同样在面对许多「插队车」后,其 ACC 刹车的介入更为细腻。但相对而言主动车道维持的介入也更为积极,甚至即便在关闭 ACC 跟车系统后,车道偏移拉动方向盘的幅度也相当大,是在体验时值得注意的一环。
新一代 3 Series 在主动车道维持的介入更为积极,甚至即便在关闭 ACC 跟车系统后,车道偏移拉动方向盘的幅度也相当大,是在体验时值得注意的一环。
除了原厂选配代号 5AT 的智慧驾驶辅助套件外,包含路边停车与倒车入库功能的自动停车辅助,以及可记忆车辆行驶至停车处前 50 公尺的「自动倒车辅助系统」,则可协助车辆从狭窄的巷弄间倒车。
科技扮相大幅提升战力,利落身手仍是车系精髓
总结而言,新一代 3 Series 确实是在科技感上下足功夫,尤其内饰的 iDrive 7.0 界面科技铺陈与精致程度,比起上一代有相当大的跃进,彻底在前代较弱势的环节扳回一城,先进主动安全配备上又标配智慧驾驶辅助套件,丰富的配备难以挑剔。更让人惊艳的仍是 3 Series 在动态上的表现,承袭历代的优良操控基因,新世代 3 Series 确实在操控与动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端出拿手好菜之余又更为可口,弯道中利落的身手、畅快的加速反应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当然,面对奔驰 C-Class 对手在 48V 科技的布局,宝马的节奏是较为晚了一些,而且未来销售主力的 320i也少了点儿动力科技含量,若你想体验最全面的 3 Series可以考虑直上 330i M Sport ,足以成为许多豪华中型轿车买家的优选。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