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看到的是陷阱,而成功者看到的是机会!这个道理又在吉利嘉际的身上得到新的一次的验证,MPV市场从2017年开始下滑,到2018年呈现溃败式下滑,在很多厂家高呼MPV碰不得的时候,在国六即将到来的时候,在2019前途并不明朗的背景下,吉利推出了MPV嘉际,并将嘉际作为一个吉利主打MPV市场的品牌,用安聪慧的话来讲,现在吉利推嘉际,就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吉利看到了MPV市场背后蕴含的机会。再长达两小时的深入沟通之后,我们似乎摸到吉利嘉际背后的王者逻辑。
![]()
MPV淘汰赛后缺的是高品质MPV
2018年上半年MPV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5.16%,2018年下半年下滑超过20%,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吉利为何在此时推出嘉际,安聪慧表示,我们看到的是MPV洗牌的机会,下滑的主要产品价格区间在8万以下,但10-20万区间的MPV细分市场是呈现上升态势的,不过在这个区间就得与合资品牌MPV真刀真枪比拼,所以吉利嘉际定位高品质MPV的逻辑是正确的。
同时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补充到,嘉际销量目标是直指月销过万,同时MPV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吉利一定不会在这样的重要细分市场缺席。所以吉利一出手就是十一款车型,覆盖三缸、四缸、轻混、PHEV,阵容空前庞大。
![]()
创下MPV多项第一背后的产品为王逻辑
全球首款搭载L2级智能驾驶的MPV,主推11款车型,首次将48V弱混动力系统导入十万元级别MPV,全球首款传统动力和插电混动MPV同时推出市场,这么多首款叠加在一起,这让嘉际生而出色,在这强大的产品竞争力背后,是吉利拥有15000人的研发团队,这也是全球汽车行业中千人平均研发人员占比最高的车企。
嘉际从设计到诞生历时五年,安聪慧表示,产品为王的逻辑一直萦绕在开发设计阶段,光座椅的设计就推到重来三次,现在我们感受到的嘉际乘坐体验感一流倾注了设计师的无数心血,为什么吉利在每次切入到一个新的市场板块,总能具有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我想这背后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敬畏之心。安聪慧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哪怕一款重要产品在规划上出现失误,会造成接下来三五年这个企业都会非常难受,所以吉利对于产品研发的投入显得非常重视,这就是吉利的产品为王逻辑。
![]()
嘉际仅仅是吉利进军MPV市场的开始
熟悉吉利打法的人其实心里很清楚,既然吉利开始进入MPV市场,那就绝对不会只有一两款车而已,比如轿车系列的帝豪,比如越野车的越字辈家族,吉利的打法就会从一个小切口、大市场的细分市场,在红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然后迅速推出延伸产品,之后形成上打下拉,大小通吃的大赢家。
对于MPV市场也是如此,就像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介绍的一样,为什么选择珠海长隆,因为这里是中国年轻家庭用户最多出现的地方,因为这里就是年轻家庭用户的场景,在这里嘉际就离他的用户群体最近,显然这个群体的体量足够庞大。
在针对产品端,洞悉中国用户用车场景的吉利又一次走在了需求前面,比如165的离地间隙、又如高智能的车机系统,再叠加上嘉际省油的大卖点,针对舒适型吉利强调的是宽轮距,为中国家庭争取到了更多的“套内实得”,虽然这样的研发成本比增加轴距高两三倍,但对于满足用户需求,吉利从不吝惜成本。
对于MPV的产品规划,安聪慧则表示在今年底前就会有第二款MPV出现,按照吉利的打法,吉利会很快形成MPV家族,迅速将产品面上打下拉,就像博越、缤越、帝豪GS那样覆盖每一个细分市场,这也和安聪慧讲述的水桶理论一致,因为吉利的目标是成为实际前十的汽车品牌,所以这样的使命决定着吉利在MPV市场上必须发力,显然当下正是吉利补齐MPV市场短板的一个好时机。
![]()
嘉际用户主要在1、2、3线城市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嘉际用户到底在哪里?经过前期预定的情况,宋军这样分析,首先购买高配的人群比较多,第二就是在限购城市PHEV车型销量占比比较大,同时主要覆盖的用户订单来自于1、2、3线城市,同时2、2、2的座椅布局订单占比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嘉际订单大部分来自于增量需求。
![]()
所以从MPV升级来看,吉利目前是找准了市场空白,因为掌握了核心造车技术,让吉利可以与10-20区间的合资品牌进行硬核对抗 ,所以宋军认为嘉际月销过万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月销目标达成时间还是比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