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2022年,受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原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反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的生产等成本都在不断攀升,也正因如此,有许多车企频频传出“卖一台车亏XX万”之类的消息。
这不,近日“蔚来卖一台车亏十万”的消息又登上了某博的热搜,一时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在小编看来,造车不是做慈善,并且介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在营销方面的套路,这次登上热搜多少有点“造势”的嫌疑。
![]()
首先在此次的热搜中,有人表示,由于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本就利润微薄的蔚来陷入了卖一台车亏十万的尴尬境地,并且如今是卖一台亏一台,卖的越多亏得越多。对此,我想说,虽然如今动力电池的价格确实水涨船高,但也就占到整车生产成本的40%-60%,这样的成本占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冲击到单车的利润率,但还不至于让企业卖一台亏一台。
![]()
除此之外,如今的新能源车型,尤其是新势力们动辄30万起跳的售价本身就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如若单车售价如此之高还未能盈利,那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品牌趋之若鹜,甚至选择跨界造车呢?
![]()
只能说卖车,一定是赚钱的,没有卖一台亏一台这种说法。但是说起造车,并且是一个新生品牌造车,与大部分的投资一样,在前期必定是一件“烧钱”的事,不仅设备的采购、工厂的建设需要花钱,包括前期的营销造势、销售渠道的推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品牌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前期的投入并不能算亏钱,只是在财政之上显示出来的赤字会让人以为企业卖得好还在亏钱。况且蔚来如今也已经度过了这一阶段,进入了品牌发展的第二阶段。
![]()
众所周知,虽然新能源车在国内已经高速发展了数年,但除去一二线城市以外,许多地区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充电桩、换电站等)建设仍不完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而度过了品牌第一阶段的蔚来等品牌,现在在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各个地区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这方面的开销不比造车低。
![]()
况且除去基建问题,蔚来作为一家车企,还需要在科研方面投入资金,在扩充产能方面投入资金,如此往复,卖车所赚的钱自然不足以支撑这些支出,所谓的亏钱大概率也是源自于此,这里简单讲一个公式吧,好比如说蔚来卖一辆车赚10万,可同时为了造充电桩、换电站投入了20万,这一来一回外界在解读时,不就等于“卖一辆车亏10万”了吗?所以大家千万别被文字游戏给搞迷糊了。
![]()
写在最后
诸如上面提到的基建投入、研发投入之类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其数额大概率已经远超蔚来卖车所获得的利润,然而这方面的投资也属于是战略投资的一部分,为的是让企业的根基能够更牢固,在未来能够走得更远。
而以蔚来等车企为首的新势力,善于造势营销,因此它们常常向外界表示自家企业在不断亏钱,实际上它们大概率是将基建、研发等投入所耗费的资金平摊到了卖车之上。况且如今这类车企大部分都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市,获得了大量的融资,亏损也基本是由投资者来承担,只能说花别人的钱,自己卖惨,这些新势力在营销方面(卖惨)上还真是有一手。